
戰後高雄港工業區的建立:從南部工業區到高雄臨海工業區(1961-1977)
作者:王御風,本文刊登於《臺灣文獻》75:4(2024年12月),頁165-198。 戰後高雄港工業區的建立:從南部工業區到高雄臨海工業區(1961-1977)[1] 摘要 高雄被稱為「工…
作者:王御風,本文刊登於《臺灣文獻》75:4(2024年12月),頁165-198。 戰後高雄港工業區的建立:從南部工業區到高雄臨海工業區(1961-1977)[1] 摘要 高雄被稱為「工…
壹、文獻回顧 根據文獻記載,臺灣早於17世紀就因短暫統治過臺灣的西班牙、荷蘭傳教士而接觸西方飲食,19世紀清末開港後商人與傳教士也透過各種管道,傳入西式飲食,在臺灣的英國、德國、美國洋…
工業港區的延續:戰後高雄港的擴建(1958-1968) 作者:王御風 本文刊登於《高雄文化研究2023年年刊》(2023年12月),頁19-40。
一、臺灣鹽業起源與發展 自有曬鹽技術以來,鹽業在歷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有關臺灣「曬鹽」產業的記載,以往都認為是明鄭時期的陳永華傳入,但實際上最早可追溯到荷蘭時期,根據《熱蘭遮城…
今日的「鼓山魚市場」位於高雄市鼓山區濱海一路109號,其建物落成於日治時期的昭和4年(1929),曾是日治時期「高雄魚市場」所在地。戰後這座魚市場因位於今高雄市鼓山區,又隨著高雄市漁會搬…
位於旗津海岸公園對面這間小小的咖啡店「杜辛亞咖啡」。開太快可能還會沒有注意到,但仔細一看,從外面的擺設到裡面的裝潢、氣氛。都給人很放鬆的感覺。不管是炎炎夏日想休憩一下的觀光客、趕…
旗津燈塔是許多觀光客來旗津的打卡景點,但很人會注意到燈塔旁邊有著一家非常特別的咖啡廳, Shoreline Coffee & Roaster-燈塔店,是全台首間在燈塔上開咖啡店的品牌,潔白的店舖襯托出蔚…
下午在高雄不知道該去哪裡嗎?來去旗津喝杯咖啡吧!兩位來自香港女生明樺與蔓苓,在一間閩南式古厝內所創立的小小茶室,讓人在旗津老街逛累時,能夠有個歇腳和喫茶的好去處。
摘要 高屏地區的西式醫療系統最初是由西方傳教士傳入,然而教會所帶進來的西式醫院,並未成為臺灣人普遍信任的醫療系統,臺人接受西式醫療系統,是從進入日治時期開始。日治初期總督府所設的醫…
摘要 長期以來,關於地方學,缺乏從博物館的角度進行討論。台灣的博物館如同地方學的發展,在1990年代以後,受到西方生態博物館以及台灣本土化運動的影響,博物館的關懷角度也開始面向地方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