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屏山下的燃燒塔(下)

前言

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宣布投降,結束八年抗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同年9 月中旬後,中華民國經濟部台灣區特派員辦公處之「石油事業接管委員會」,命令先遣人員沈覲泰(後兼任煉油廠長)來台,10 月後接管委員會的委員長金開英、委員李達海抵達,同月20 日起開始正式和日方進行接收業務。1945 年12 月下旬政府決定加速遣返滯台日籍人員,1946 年1 月開始遣返作業,這段期間沈覲泰盼望能留守必要的日籍技術員,以便協助設備裝置的維修和試爐煉油。不過1946 年4 月10 號為日人遣返船的最後航班,僅存的35 位日籍人員受命集中離開煉油廠區前往高雄港集合返國。舊日本帝國海軍第六燃廠的運作從此完全由中華民國的接收人員與台籍工員操作運轉,同時迎向「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高雄煉油廠」的新時代。

戰後中國石油公司高雄煉油廠的發展簡史

1946 年6 月1 日「資源委員會中國石油公司」在上海成立,接替原「石油事業接管委員會」業務,六燃廠高雄廠改名「高雄煉油廠」。日籍技術者遣返後由中國來台接收人員僅有5 人, 金開英決定三項應急措施:首先積極聯絡大陸方面加派人員來台,其次通知原遣散的六燃廠台籍工員,最後則登報募集有意者應徵。賓果於1946 年8 月1 日接任廠長後,到翌年止共招募兩批人員,成為戰後煉油廠最早的主要幹部。

六燃廠設備在戰爭結束前雖有一定的規模,但原第一蒸餾工場毀損情形嚴重,第二蒸餾工場還未完工,又加上物質嚴重缺乏沒有維修零件補充,以及輔助工具設備,只能拆解現有零件湊成一套煉油設備,並以簡單器具如轆轤搬運重型裝置。日治時期配置的油槽管線因沒有線路圖,地下又埋了許多複雜的管線,為了釐清管路的走向及截取多餘油管以取得管線資材,不得不打掉防護炸彈的咾咕石圍牆,然而因當初建設工程紮實,光要拆除圍牆就要耗時2 個月,才能繼續管線重新配置工事,同時又進行建構新式蒸氣渦爐、供水設備(必須將抽取的原水純水化,減少鍋爐水垢生成以免發生爆炸)、供電設施及配線修復等工程。[1]

另還有原油供給路線問題,由於舊六燃廠時期原油輪船從桃子園港埠駁油,輸油管線經過現在的世運大道(原中海路)到廠區油庫。戰後因港區淤塞且國府海軍不願同意油輪在左營軍港進行卸油作業,因此廠方決定於高雄港區旁苓雅寮,原日本三菱石油、日本石油、出光興業等石油公司舊場地,整修原有的卸油輸送設備,擴建新油槽、泵房、碼頭,重新配置油管,又成立「苓雅寮儲運站」作為港口原油駁油、輸油的轉運點。[2]

其次就是從高雄港到煉油廠的管路路線問題,若規劃行經高楠( 台一線) 公路其距離約十五公里,但沿著鐵路線則有十三公里而已,為節省管線資材,所以決定在鐵路側邊鋪設八英吋原油管、二條六英吋產品油管、二條四英吋油管,作為原油進口、產品出口之用途。由於戰後油管資材短缺,故收集苗栗打井用,原台灣油礦探勘處剩餘堪用的資材,不足之處以鋼板捲成管狀焊補縫隙,克難式地銜接才完成輸油工程要求。

經過種種艱辛克難改建、重建工程的磨練後,邊做邊學訓練出一批儀表、焊接、配管等建設油廠所需的各類專業技術者,這些經驗造就了日後高雄煉油廠擴建時的必要技術骨幹,成為因應國家計畫的小港大林廠、林園石化廠建設的重要建設人才。表1 為1950 年代前期,高雄煉油廠所修復工廠名稱及其相關產品產量統計:

表1.高雄煉油廠1950年代前期修復工廠名稱以及產量

設 施 名 稱

產    量

完 工 時 間

備          註

第一蒸餾工場

日煉10,000桶

1948年修復

1962年擴建成日煉15,000桶

第二蒸餾工場

日煉15,000桶

1947年修復

1961年擴建完成

第一真空蒸餾工場

日煉1,000桶

1947年修復

第二真空蒸餾工場

日煉1,000桶

1952年完工

柏油吹製設備

1948年完工

資料來源:凌鴻勛,《廿五年來之中國石油》,頁78。

1949 年政府撤退來台, 高雄煉油廠生產的油品頓時失去市場便陷入約五年的停滯期。當時修復設備之產能逐漸落伍而失去競爭力,雖擬定更新計畫,但苦無資金財源,幸好1953 年後順利與美國海灣(Gulf) 石油公司簽訂二百萬美元貸款,及十年期購買科威特原油合約。翌年和中東原油公司簽署七十萬貸款和長期購買原油合約,終於解決原油來源與更新計畫資金的兩大問題。1953-1973 年期間,貸款籌措資金的對象有:海灣石油(1953、1956)、中東原油(1955)、義大利狄諾拉(1966)、亞洲開發銀行(1968)、美國進出口銀行(1972)。簽訂購油合約對象有:中東原油(1951、1952、1953)、海灣石油(1953、1956)、美孚石油(1955)、埃索石油(1956、1957、1958、1966、1971)、印尼國家石油(1968)、沙烏地阿拉伯(1973)。

這個時期高雄煉油廠陸續進行更新、擴建完成的設施名稱有:第三蒸餾工場、第四蒸餾工場、第五蒸餾工場、第六蒸餾工場、第七蒸餾工場、第一媒組工場、第二媒組工場、第三媒組工場、第一加氫脫硫工場、第二加氫脫硫工場、第三加氫脫硫工場、第四加氫脫硫工場、觸媒裂解工場、丙烯回收工場、烷化工場、輕油回收工場、媒聚工場、燃氣脫硫工場、硫磺回收工場、硫酸工場、輕油工場、石油焦工場、第三真空蒸餾工場、第一輕油裂解工場、第二輕油裂解工場。

民國六十年後為因應十大建設計畫,於高雄縣林園鄉建造第三、第四輕油裂解工場,便於供應石化原料給予石化中、下游業者。[3]高雄煉油廠從業人員在這些建廠的經驗中學習成長,因煉油技術達到一定的水準可以輔助國外油廠。例如從1963 年開始協助泰國新建煉油廠試爐,首批25 人轉調中國技術服務社前往支援,往後逐年派遣工程人員協助泰國油廠,這項計畫直到1972 年為止。[4]圖1 為六燃廠第一蒸餾工場的原址,目前已重建潤滑油工場,本是中油與美國海灣石油公司合資,後因荷蘭殼牌(Shell) 石油公司併購海灣公司,現在已經改稱「中殼潤滑油工場」。

20161106172817 14

圖1:中殼潤滑油脂工場

圖像來源:中國石油編,《中油工業史料輯》,台北:中油,1981年,頁115。

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需求,煉油廠持續擴大興建,需要更多的技術勞動力參與,故聘用更多的員工,加上廠方陸續增添眾多的福利設施,如福利社(冰棒、碾米場、洗衣部、車用機油品優惠),水電、瓦斯優惠,室、內外游泳池,網球場,籃球場,保齡球館(現為職工訓練中心),高爾夫球場,通勤車補助,電影院,幼稚園,附設小、中學,靈堂等設施。加上宿舍區廣植綠樹環境幽靜,所以吸引更多的人願意就業,油廠員工及其家屬便聚居在鄰近地區。1960年代楠梓加工區也在後勁地區成立,外商投資的工廠紛紛設置,於是雙重誘因吸引更多的外來就業人口,於是在後勁舊部落以外地區形成新聚落。台灣經濟型態逐漸從農業轉型到工業,陸續帶動後勁、右昌、大社等鄰近區域住民社會結構的改變。

結語

六燃廠在戰後搖身一變成為「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高雄煉油總廠」,長期以來為國家民生煉製各類燃料油,與提供中、下游工廠石化原料的需求,因此高雄煉油廠具有石化工業重鎮地位以及穩定台灣經濟發展的功能。面積遼闊的廠區與員工的宿舍群,由於優質的綠化植栽和開闊的居住環境,還有加工出口區的成立,和後勁原有的傳統社區,形成三種截然不同的地理景觀,這在台灣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地區。然而隨著台灣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富裕也越來越重視環保問題,不過原有的煉油設備無法馬上改進,造成環境汙染引發後近居民抗爭,日後興建第五輕油裂解工場之際,一直延宕無法進行工程,後來郝柏村行政院長同意25 年營運期滿後的遷廠承諾才得以興建,期限就定在民國104 年。此後高雄煉油廠即將面臨遷廠或廢廠的選項,從日治時期的六燃廠→戰後的高雄煉油廠→未來石化產業將何去何從?日後又成為另一個值得深入研究探討的課題。


[1] 高雄煉油廠編,〈第一蒸餾工場擴建的經過〉,《廠訊》第13期,高雄市:廠訊出版社,1963年。

[2] 中國石油志編輯小組,《中國石油志》(台北市: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1976),頁1278;程玉鳳、張美銓訪問,《胡新南先生訪談錄》(台北市:國史館,2005),頁58。

[3] 中國石油志編輯小組,《中國石油志》,頁1613-1614、頁1275-1294。

[4] 中國石油志編輯小組,《中國石油志》,頁389-390。

本文作者:謝濟全(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