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重鎮—高雄的工業發展

高雄是臺灣少數以工業起家的城市,其發展路徑也與臺灣其他城市相異。

1901(明治34)年橋仔頭新式糖廠建立,不僅開啟臺灣工業發展,也讓高雄港崛起。與新式糖業相關的機械修理、造船等工業,在高雄港周遭地區出現,最有名為1919(大正8)年的臺灣鐵工所,加上高雄本身特有的水泥廠(1917年的淺野水泥株式會社臺灣工場)、煉瓦廠(1913年的臺灣煉瓦株式會社打狗工場)等,使得高雄出現與其他城市迥然不同的工業氣息,更吸引許多澎湖、臺南的勞工到此討生活,也構成日後高雄市民的主軸。

進一步強化城市的工業體質,則是與戰爭有關。1931(昭和6)年九一八事變後,日人對於臺灣的工業發展有所改變,由原來的食品工業轉為軍需工業。已有基礎的高雄,更在高雄港旁興建起一座座工廠,如1935(昭和10)年的日本鋁業株式會社、1939(昭和14)年的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場及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都擴大了高雄的工業版圖。

影響更深是1939年開始的左營軍港建港工程,為了提供軍需所用的燃油,於1944(昭和19)年在左營旁的楠梓後勁地區興建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這段期間的發展,讓高雄成為臺灣少數的重工業城市。

日治時期臺灣工業發展的特色為大型工廠多為日人所有,臺籍民眾從事工業者並不多,工廠規模也遠遠不如,這些「日產」的工廠在戰後由國民政府接收,變成「國營企業」。臺灣鐵工所、日本鋁業株式會社、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場、淺野水泥搖身一變,成了臺灣機械公司、臺灣鋁業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公司高雄廠、臺灣水泥株式會社高雄廠。

換言之,從日治到戰後,雖然工廠沒有變,但經營者卻從日籍大財團變成國家,國家更主導了接下來的工業發展:1949(民國38)年成立的高雄硫酸錏公司,主導化學肥料工業;1966(民國55)年的加工出口區,開啟代工時代;1968(民國57)年高雄中油廠內的第一輕油裂解工場(一輕)完工,則帶來了石化產業。

國營事業火車頭帶領下,高雄民營工業也逐步成長:東南、建台水泥與台泥一起挖掘半屏山,台塑第一間廠房就在高硫對面建立,大家所熟知的加工區女工,以及因為拆船產業形成的五金街,還有合板產業,讓高雄人口一路攀升,1976(民國65)年人口突破百萬,1979(民國68)年升格為臺灣第二個直轄市。

戰後臺灣工業發展,仍以高雄市為主軸,從化學肥料、加工出口區,一直到石化產業。1970年代的「十大建設」,工業部分更是以高雄為主的重化工業,一是仁武、大社、林園的石化產業,二是以中鋼、中船、台機為主軸的臨海工業區。結果中船發展卻不如人意,連帶使得台機也無力回天,走上倒閉一途。

中船失敗使得高雄工業發展為之一挫,後因沒有搭上1980年代以後的科學園區列車,加上部分舊有國營企業因工業性質的轉換而衰敗不振,如台機、高硫、台鋁均關門大吉,使高雄工業發展開始停滯。長期以來的工業污染,更讓市民掀起「綠色運動」,1987(民國76)年的反五輕、1997(民國86)年半屏山停止採礦,昭示著這座工業城市的轉型,但要往何處去,至今仍找不出標準答案。

20161106172816 57

圖說:攝於1937年的淺野水泥株式會社,也就是今日的台泥高雄廠,水泥產業為高雄工業之代表。拍攝者為高雄陳家之陳啟川,曾任戰後高雄市第四、五屆省轄市長。(圖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本文刊登於《臺灣學通訊》66,2012年6月,頁12-13

本文作者:王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