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船、貨櫃碼頭與運輸網的誕生與演進

1956年開啟的貨櫃海運,對於世界海運有極大衝擊,貨櫃海運雖然沿襲傳統海運方式,但從貨櫃船、貨櫃碼頭,一直到內陸貨櫃場、貨櫃車都是在舊有上新創,並加以結合,才發展出綿密的運輸網,成為新的運輸主流方式。

最初貨櫃船是用雜貨船改裝而成,通常稱為「半貨櫃船」,它的樣貌與現在的貨櫃船大不相同,這種船必須「自立自強」將貨櫃吊上船,因而衍生出兩種方式:一是船上備有吊桿,另外一種則是用陸上的起重機來吊。

但雜貨船與貨櫃船在結構上相去甚遠,雜貨船是將貨物放在船艙內,而貨櫃船卻是將部分貨櫃放在甲板上,這會讓船的結構與重心完全不同。因此在最早期貨櫃船行駛時,為了保持重心平穩,工程人員需要在艙底擱置鍊條、廢鐵與水泥等重物壓載,讓船能夠順利安全航行,但外表相當怪異,給人有「頭重腳輕」的感覺。

之所以有此過渡階段,主要是貨櫃海運出現初期,沒有人知道這種新船體能否成功,畢竟貨櫃船是全新船種,造價甚高。在貨櫃運輸成為主流後,造船廠不再將雜貨船改裝成半貨櫃船,而是設計專為貨櫃使用的全貨櫃船,全貨櫃船本身不會有吊桿,完全使用岸上的起重機,這也涉及港口碼頭的改變。

貨櫃碼頭與傳統碼頭有所不同,讓人印象最深刻應該就是在碼頭旁,像個變形金剛的橋式起重機(Gantry Crane),如果剛好遇到貨櫃船進港,就會看到橋式起重機發威,一次吊起好幾個貨櫃,這也大大縮短貨櫃船停留在碼頭的作業時間。

橋式起重機能夠輕鬆吊起20、30公噸的貨櫃,其本身也需相當孔武有力,一具橋式起重機通常重達750公噸以上,這使得碼頭在興建時必須要有堅固的地基,加上貨櫃船所載物品甚多,水深也需要足夠,這都讓各港口在興建貨櫃碼頭時考量甚多,例如基隆港原來的碼頭就碰到地基不穩、水深不夠的問題,需要向外延伸才能夠順利打造,這也使天然條件較佳的高雄港能夠崛起,成為台灣最重要的貨櫃港。

除了橋式起重機外,貨櫃碼頭上還有許多特殊的機具,例如軌道式門式機(Rail Mounted Gantry Crame)、輪胎式門式機(Rubber Tire Gantry)、跨載機(Straddle Carrier)、貨櫃堆積機(Reach Stacker)、空櫃堆高機(Empty Handle),配合貨櫃場內的拖車,將貨櫃先從貨櫃車上運到貨櫃集散場,然後運到船邊,利用橋式起重機吊至貨櫃船上。

貨櫃碼頭則分為貨櫃集散站、管制室、管制塔、貨櫃保養廠、貨櫃清洗廠、辦公室及照明設備。因為貨櫃船營運成本甚高,當貨櫃船抵達碼頭後,希望能快速將貨物裝卸並離開,因此會利用貨櫃碼頭的空地做為貨櫃集散站,將貨櫃先行整理,讓貨櫃船一靠岸,立即可以展開作業,在最短時間內將貨物送上貨櫃船。

而台灣地小人稠,有些港口如基隆港腹地狹小,很難將貨櫃集散站設置在港邊,於是產生了內陸貨櫃場(ICD Inland Container Depot),也就是將船邊的裝卸及海關管理作業延伸到內陸,許多前置作業都在此完成,然後用貨櫃車運到碼頭,貨櫃船一到,就可以把貨櫃往船上裝卸,這也是台灣貨櫃運輸後來能蓬勃發展的因素之一。

ICD的從無到有,必須思考許多問題,首先是海運跟陸運該如何連結,一開始曾思考是否利用火車,但火車缺乏機動性,加上臺灣南北全長約僅395公里,公路運輸非常有效率,終使貨櫃車脫穎而出,但也需針對貨櫃車的形式及公路承運量限制等進行研究,避免讓橋樑及路面受損,經過不斷改進,最後才定出今日的貨櫃車樣式。

從貨櫃船、貨櫃碼頭、內陸貨櫃場、貨櫃車,這讓貨櫃運輸網逐步建構完成,也讓貨物從以前「港對港」的運輸方式,變成「戶對戶」,甚至是「桌對桌」(Desk to Desk)。貨物可以從辦公桌上的電腦下單,直接送到家中,徹底改變了運輸方式,也成為世界運輸的主流。

20170131224254 37

▲橋式起重機是貨櫃碼頭上最醒目的地標,也是裝卸貨櫃的主要機具。(圖片來源:何彥廷 攝)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王鐘雄∣國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航運管理學系

名詞解釋

  • 雜貨船:雜貨船是以裝運零星雜貨為主的船舶,船上配有足夠的起吊設備,船舶構造中有多層甲板把船艙分隔,以裝載不同的貨物。
  • 橋式起重機:橋式起重機(Gantry Crane) 其形狀像橋,兩端坐落在高大的水泥柱上或金屬支架上,在軌道上運行。又稱岸肩橋式起重機(Quay Crane),從事船舶與岸間碼頭之貨櫃裝卸作業,為使用範圍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起重機械。

 

本文作者:王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