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狗新聞報-第八號
1930年代日本發動一連串戰爭,高雄成為南進基地,也使得高雄成為臺灣少見的工業城市,但也讓戰爭末期美軍轟炸時,成為主要目標。而兩顆原子彈也讓日本投降,臺灣在1945年改由中華民國接管。 備註:這份打狗新聞報是當年英國領事館開館時,我與高雄市文化局合作撰寫,當時是希望用新聞報導的方式來講述高雄的歷史,讓大家能…
1930年代日本發動一連串戰爭,高雄成為南進基地,也使得高雄成為臺灣少見的工業城市,但也讓戰爭末期美軍轟炸時,成為主要目標。而兩顆原子彈也讓日本投降,臺灣在1945年改由中華民國接管。 備註:這份打狗新聞報是當年英國領事館開館時,我與高雄市文化局合作撰寫,當時是希望用新聞報導的方式來講述高雄的歷史,讓大家能…
2009年至2012年間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人員陸續與國立東華大學、正修科技大學以及國立中山大學合作,透過國際合作的方式前往南極,跟隨極地研究考察團隊前往南、北極從事極地研究。究竟生處熱帶、亞熱帶的台灣,為何要在極地從事研究﹖又有何啟發性﹖
陳中和家族與日治高雄市產業的發展* 王御風** 摘要 陳中和為日治時期高雄首富,高雄市在日治時期逐漸形成以工業為主的大都市,但綜觀陳中和家族在日治時期的產業發展,投資雖然相當多樣,但主導產業仍是以農產製造工業為主的製糖、製鹽、碾米,以及土地開發,與日治高雄時期許多新式產業無關。 陳中和家族日治時期…
對魚類研究者來說,魚類的原始研究文獻、模式標本為重要的研究基礎,舉例來說:當一個新種被發現時,要如何確認牠是未發表的新種,抑或只是變異﹖為了獲得相關資料或親眼觀察模式標本,魚類研究者往往須投入大量時間於搜尋、翻閱相關文獻資料,甚至遠赴國外確認相關資料及標本,一來一往之間,往往需付出相當高的成本。
邁入20世紀,打狗急速成長,從1908年的縱貫鐵路通車、1912年打狗第一期築港完成、新填築市區(也就是哈瑪星)落成,一直到1924年升格為市,這個時候城市不僅名字也從打狗變成高雄,也變成高雄州(今天高雄市、屏東縣)的首府,邁向南臺灣最大都市。 備註:這份打狗新聞報是當年英國領事館開館時,我與高雄市文化局合作撰寫…
1956年貨櫃海運發展後,台灣成績耀眼,不僅高雄港曾經是世界貨櫃運量第三大港,這個小島也擁有三間世界前20大的貨櫃海運公司,可說是貨櫃海運的重鎮,從台灣貨櫃海運發展的歷史中,也看得到台灣技術的巧思及創意。
1956年開啟的貨櫃海運,對於世界海運有極大衝擊,貨櫃海運雖然沿襲傳統海運方式,但從貨櫃船、貨櫃碼頭,一直到內陸貨櫃場、貨櫃車都是在舊有上新創,並加以結合,才發展出綿密的運輸網,成為新的運輸主流方式。
在臺灣提起貨櫃,絕大多數人都不陌生,不光是港口進出的貨櫃船,高速公路上的貨櫃車,許多公路兩旁也有貨櫃改裝的貨櫃屋矗立路旁,連高雄市著名的駁二藝術特區的公共藝術地標,也是由貨櫃而設計。貨櫃,與臺灣人的生活其實很近。但貨櫃船何時出現?與世界及臺灣的經濟有何關聯?大部分的人卻不瞭解。
1895年,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面對政權輪替,打狗居民及在此地外商該如何因應,臺灣民主國動員反抗,但不敵日軍,打狗英國領事館也做好了相關的因應,迎接大時代的變動。 備註:這份打狗新聞報是當年英國領事館開館時,我與高雄市文化局合作撰寫,當時是希望用新聞報導的方式來講述高雄的歷史,讓大家能夠用比較輕鬆的方…
近幾年來,貨櫃航運出現船舶大型化的趨勢,1990年代的貨櫃船仍是以萬TEU以下為主流,如今則一再突破,目前則已經出現1.9萬TEU級的超大型船舶,2萬TEU的貨櫃船也正在趕工,這被形容為各大船商的「軍備競賽」正如火如荼上演,也導致新的航海時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