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第一家百貨 吉井百貨創辦人:吉井長平

今日高雄市的百貨公司林立,北有漢神巨蛋、義大購物中心,南有夢時代、SOGO三多店等,每到假日皆是人潮洶湧,百貨公司的美食街更是一位難求。但不知有多少人記得,高雄的第一間百貨公司,是日治時期由吉井長平創設的吉井百貨。

20171213133646 16

圖1 :吉井長平

圖片來源:中山馨、片山清夫,《躍進高雄の全貌》,頁415。國立台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

百貨公司最早起源於19世紀的西方國家。1852年法國商人布希可(Artistide Boucicaut)創立「便宜百貨公司」(Bon March’e),並於1868-1872年間在巴黎市中心蓋起了新的豪華建築,採用自由入店、自由觀看、現金交易、定期出售、創造流行等新的近代化銷售模式。[2]

日本自明治以來一直積極地師法歐美文化,因此這種新型態的營業模式間接被帶進日本國內,當時稱為「百貨店」或「デパートメント ストア」(即department store),簡稱「デパート」。適逢如三越、高島屋、大丸、白木屋等吳服老舖,面對明治新政府成立後,傳統以貴族、武士階層為中心的舊客戶體制瓦解,以及多元客戶的增加,均不得不轉型為近代化的店鋪,並紛紛派遣人員赴歐美考察百貨公司。日本第一間百貨公司是1904年由吳服店轉型而來的三越百貨店,而白木屋則率先於1911年採用升降式電梯(elevator)為其創舉,三越除跟進之外,另於1914年在東京的新館採用了日本建築物內第一座的扶手電梯(escalator)。[3]

雖然日本國內第一家百貨公司始於1904年,但一直到日本統治結束,始終沒有任何一間日本國內的百貨公司來台開設分店,而是多選擇以特派員至各大都市「出張販賣」的形式,到各地舉辦短期的特賣會。在台灣,對奢侈品、和洋雜貨的需求,則多仰賴傳統的吳服店、和洋雜貨店鋪,因此即便日本百貨公司並無來台展店之打算,在台灣日益蓬勃的經濟發展之下,最終催生了台灣第一間的百貨公司。

臺灣第一家的百貨公司是昭和7年(1932)在臺北落成的「菊元」(今衡陽路與博愛路口),由來台創業的棉布吳服商人重田榮治所創設。菊元起初為六層樓高建築,昭和10年(1935)增建為七層(頂樓瞭望台),是民間最高的建築物。在當時七層樓的建築就如同摩天大樓,此外還設有升降電梯,因而帶起當時民眾紛紛前往體驗坐「流籠」(臺語,意指升降電梯)的風潮。

菊元風光開幕後三天,臺南的「林百貨店」(今中正路與忠義路口)也正式開張,林百貨是一棟五層樓高的建築,與菊元同樣裝有升降電梯,此外兩者也同樣都在五樓附設提供飲食服務的餐廳、食堂,其營業型態皆與今日的百貨公司性質相同。至於高雄的第一間百貨公司-吉井百貨則是遲至昭和13年(1938)創建,雖然開幕的時間較臺北、臺南晚,但卻是當時全臺賣場面積最大的百貨公司。

從吉井商行到吉井百貨

20171213134149 44

圖2:吉井長平年輕時

圖片來源:吉田莊治先生提供。

吉井長平(1883年1月30日~?年)有文獻記載是大阪市北區天神橋筋人,[4]另也有記載其出生滋賀縣坂田郡,為吉井安平的三男。[5]幼年時個性沉著勇敢、沉默寡言,長大後立志於實業,在幫忙祖父打理事業的過程中,增進了商業謀略上的知識,習得如何成功抓取商機。明治37年(1904)抱著雄心壯志渡海來臺,首先進入臺北馬淵商店任職,明治41年(1908)後轉往南部獨立發展,在打狗旗後街上開店(最早家號為馬淵支店,為吉井商行最初的本店,店址位於打狗旗後郵便局前),[6]販售和洋雜貨,被譽為打狗第一流的雜貨店。[7]

在吉井長平刻苦勤奮之下,以良好的商譽遠近馳名、商勢極為旺盛,促成業務擴張,因此陸續在高雄、屏東等地擴點。大正10年(1921)吉井長平開設了吉井商行吳服部(壽町5丁目),[8]另外又設吉井吳服部裁縫所(崛江町二丁目38番地),提供和服訂製。[9]之後陸續又設有吉井商行第一支店(山下町一丁目16番地)、吉井商行第二支店(新濱町二丁目27番地)為洋品部。[10]

20171213134254 81

圖3 :吉井商行吳服部(壽町)、吉井商行第二支店洋品部(新濱町)

圖片來源:翻攝自木谷佐一,〈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東京交通社,1929)。

從一則昭和6年(1931)《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中曾提到吉井商行營業之情況,文意大致是:「在高雄市山下町的吉井商行店鋪格局氣派宏偉,作為南部一流的吳服店(和服店)生意相當興隆,不論何時店內顧客都絡繹不絕,對顧客來說是購物良店,因品質好又便宜而取得信任。店長吉井長平於明治36年(1903)渡臺,滋賀縣人,也就因為是土生土長的近江商人才如此善於經商。為了展店,吉井常進新流行品而擁有高人氣,因而嶄露頭角,開設了在山下町洋品部第一分店、新濱町的洋品部為第二分店、屏東街的洋品部為第三分店以及在山下町的陶器部,在高雄州實業界占有重要地位。」[11],由此可知吉井商行憑藉著吉井長平良好的經營手腕,深得顧客的信賴與青睞,在高雄市的雜貨(百貨)界佔有一席之地。

20171213134646 85

圖4:吉井吳服部照片及各分店

圖片來源:翻攝自間鳥三二,《南台灣の寶庫と人物》(高雄:圖南社,1931),廣告頁。

吉井商行屏東支店負責人為吉井清七,店址在屏東270番地,[12]吉井商行屏東支店長為石川喜代治,而石川喜代治之妻民子是奧野捨次郎的次女,奧野捨次郎[13]便是負責高雄鹽埕町吉井百貨興築工事的負責人。

吉井長平之所以能擴大投資經營版圖、陸續開設吉井商行各支店,部分也仰賴了兩個弟弟吉井善介、吉井清七的傾力相助。吉井長平在臺灣的事業已有初步基礎之後,便招來在原鄉的兩個弟弟合力打理事業。吉井商行的第一、二支店,皆由吉井善介負責;[14]吉井商行マート部則由吉井善介負責,原先的吉井商行第一、二支店則改由吉井清七主事。此外,由兄弟三人共同出資近20萬圓(其中長平出資佔一半),再加上昭和14年(1939)吉井長平向日本勸業銀行臺南支店借款100‚000圓,作為日後吉井百貨店的運轉資金。[15]

仰賴著兄弟的合作無間,吉井長平持續地擴展事業版圖,期間參與了不少合作投資以累積財富,並且在事業有成、累積相當名望之後出任各組合理事,甚至是擔任協議會員。例如吉井長平於大正11年(1922)出任高雄信用組合理事長,昭和1年(1926)擔任高雄製冰會社取締役,昭和4年(1929)時擔任高雄共榮自動車會社常任監察役,昭和8年(1933)任港都土地株式會社取締役,昭和12年(1937)任商業倉庫理事,昭和13年(1938)任商工會議所會員、高雄織物商組合長,昭和15年(1940)任知恩建築組合長理事、高雄州產業美術協會評議員,[16]活躍於各領域。

另外,吉井長平於昭和8年至12年(1933-1937)出任高雄市協議會員,自昭和14年(1939)11月起陸續於1941、1942、1944年任市會議員,[17]可見不論在經營、投資,抑或是政治上皆有相當成就。

表1 :吉井長平投資事業

公司名創立年代擔任職務地址
高雄製冰1925年監事鹽埕町2-16、2-17
高雄興業1928年股東新濱町1-47
高雄共榮自動車1928年股東、常任監察役壽町27
榮町6-13-2
湊町2-17
臺灣農具製造1929年股東入船町5-3
高雄新報社1934年股東山下町1-1
山下町1-5
港都土地建物1935年取締役新濱町1-41
高雄地所1936年股東新濱町1-27
臺灣木工1942年股東、監事湊町1-21

資料來源:
1.整理自趙祐志,〈日據時期高雄地區企業的發展〉收於黃俊傑編,《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  第三輯》(高雄市 : 財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1996),頁183-208。
2. 作者不詳,《臺灣人士鑑》,頁424。

吉井百貨的創建

在吉井商行所奠基的良好基礎之下,吉井長平買下高雄市鹽埕町五丁目的400坪土地,從昭和11年(1936)1月30日開始著手準備建造大型的百貨公司。當時工地的負責人為奧野捨次郎,曾在吉井百貨的興築期間留下照片及文字敘述,並與前來視察工地的吉井長平留下了珍貴的合照。

20171213134828 70

圖5:吉井百貨基礎工事

圖片來源:吉田荘治先生提供。

按《大阪朝日》報導,吉井百貨占地200坪,為一棟五層樓高建築,與臺北、臺南百坪左右的百貨相比,高雄的吉井百貨將成為全島第一的大百貨公司。[18]

百貨店的開設最重要的即是客源,因此交通的便利與人口數量通常是百貨店開設前的考量重點,換言之,1940年代吉井百貨的出現,可視為高雄已由小漁村蛻變而成工商業城市的重要指標。

昭和13年(1938)11月20日吉井百貨正式開幕,位處港都市區鹽埕町六丁目的一角,顯赫的五層樓高建築,在當時被視為新興、躍進高雄的象徵。當時吉井百貨賣場規模有「全島第一」之稱,[19]因為與台南的林百貨同樣裝設有升降式電梯,吸引了不少群眾前來體驗坐「流籠」上「五層樓仔」(臺灣人以臺語對吉井百貨的暱稱),以飽覽整個高雄市的美景,這樣的休閒活動一時蔚為風潮。

根據吉井百貨開幕時的廣告頁,可知當時百貨一樓除販售菓子(甜點)、一般食料品、日用雜貨之外,還販售化妝品、履物(鞋襪)等生活雜物,這與今日百貨公司一樓多仍以化妝品、鞋子作為樓層配置櫃,或許有些淵源;二樓販售有帽子、襯衫、陽傘、皮包、鐘錶、花瓶等;三樓販售吳服(和服)、和服內搭等各類服飾,以及蒲團(泛指寢具)等;四樓販售家具、家庭用品、文具、陶器、玩具、衣櫃等,販售品項五花八門,已近似於現代百貨公司的經營銷售型態;吉井百貨與台南的林百貨相同,一樣在五樓設有提供餐飲服務的食堂,並已設有供兒童玩耍的遊樂園(原文為小供建園);此外,吉井百貨與林百貨一樣於頂樓設有神社與庭園,只是林百貨頂樓神社所供奉的神祇為稻禾大明神,吉井百貨則是設金比羅神社,供奉航海業的守護神祇。

事實上,高雄神社的前身,即是打狗金毗羅神社,1908年由打狗在地的日籍漁民所創建的金毗羅神社是打狗最早的神社。[20]

金刀比羅神社的神祇由四國讚岐香川縣金刀比羅宮分靈而來,傳說能庇佑國家建設、農產畜牧、漁業航海、醫藥技術等各行各業事業興旺。[21]起初打狗在地漁民會興建金毗羅神社是如同台灣傳統信仰裡的海神媽祖,祈求出海平安、漁獲豐饒。而移居於打狗港周邊的日人有不少從事漁業、海上運輸業,金毗羅神社的海神性質,自然廣受臨海生活的打狗居民崇敬,逐漸成為打狗在地日人的信仰中心。

吉井百貨在頂樓設置金比羅神社,一是可能與高雄港以海洋港口為發展軸心相關,[22]二是金毗羅信仰是自打狗港區開發以來,便一直是高雄在地日人的傳統信仰,故吉井百貨設置金比羅神社,可算是充分展現了高雄海港城市的特殊性。

20171213134943 76

圖6:吉井百貨廣告

圖片來源:《昭和13年10月 高雄州下官民職員錄》(高雄市:高雄ニイタカ社,1938),廣告頁19。

 

吉井百貨的另一項業務是與鐵道部合作,於店內設有日本旅行協會高雄案內所,提供前往南中國、南洋、臺灣島內的觀光旅遊諮詢,算是相當特殊的觀光指南服務。[23]除此之外,吉井百貨受高雄市官方委託,於五樓的一角設有「女性、幼兒健康相談所」,每周有固定的諮詢時間,由高雄醫院婦科、小兒科醫生提供婦女及幼兒健康的保健諮詢服務,以達到衛教宣導的責任,[24]這項特殊的服務在今日的百貨公司相當罕見,可見當時吉井百貨的多重功能。

1938年吉井百貨開幕時,台灣已逐漸受到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影響,從政府到民間,一連串由上至下配合戰時體制的國家政策,開始滲透進民眾的日常生活當中,根據楊晴惠的研究指出,1938年起從《台灣日日新報》,便可看出當時各地百貨公司配合政府政策,取消贈品、停止裝飾、減少宣傳等,調整了原有的經營模式。[25]此外,楊晴惠透過比較1940年、1941年吉井百貨在《高雄新報》上刊登的兩則廣告,可看出百貨二樓販賣的洋服部,1940年原先主打洋服(男士西裝),到了1941年則改為主打スマート洋服,即配有制式帽子、衣服樣式所謂的國民服,顯然百貨業者隨著戰爭的白熱化,在銷售商品上已受到政府政策力介入的影響。[26]

戰後的高雄百貨

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投降,日人離臺、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吉井長平及其家族離臺,吉井百貨作為日產被接收,卻引起接收日產委員會與高雄市政府的爭權風波。

戰後吉井百貨建物權限雖屬日產處理委員會,寄附於高雄市政府,但高雄市第一任市長連謀,偕同財政科科長袁復昌等,共同組織資本額500萬元的高雄復興公司,由市府出資80萬元,希望合作經營吉井百貨,卻引起議員質疑高雄市政府擁有該使用權的合法性,最後得到吉井百貨之權限為日產處理委員會所有,非高雄市之所屬,高雄復興公司組織無效的結論,高雄市政府及其附屬的高雄復興公司,最終無法順利取得其所有權。[27]

在歷經高雄市政府與高雄復興公司爭奪產權風波之後,1948年吉井百貨建物由官有持股的華南銀行標下,之後由時任華南銀行董事長的劉啟光,以及黃棟等人主導募股,將吉井百貨改名為「高雄百貨」,於1949年5月7日開幕營業。當時的高雄百貨,為資本額15億臺幣的公司,股東共167人,其中囊括了許多在地的高雄聞人仕紳,如楊金虎、陳啟川、何傳、林迦等。[28]

高雄百貨初開幕時曾因商品定價高於市價,銷售情形並不理想,因而又特闢特價部,希望提升買氣;1950年代奢侈品取得不易,因此在1952年高雄百貨二樓奢侈品特許商店舉辦公開出售活動時,引起300位民眾的搶購,還一度出動憲警持槍維持秩序,當日玻璃絲襪、撲克牌、咖啡等物,皆銷售一空,可見當時生意不錯。[29]然而好景不長,1953年高雄百貨因虧損停業,轉而將大樓分租給各個店位分租經營,這時的高雄百貨經營型態,已由原本的「百貨公司」,轉為各店家分租的「百貨賣場」,甚至在1960年時高雄百貨公司分租的樓層,還曾被改為旅社出租,[30]因此不久後,高雄百貨因不敵斜對角新興的大新百貨(大勇路上)競爭因而倒閉,日後則由華南銀行收回,改建成今日的華南銀行高雄分行大樓(今大勇、五福路口)。

吉井百貨與百貨南霸天吳耀庭的淵源

戰後,取代吉井長平成為高雄百貨業霸主,是素有南霸天之稱-大新百貨創辦人吳耀庭(1926-2012)。有趣的是,吳耀庭曾提數度提起,自己之所以創立大新百貨,乃是與自己年少時期曾在吉井百貨受氣有關。

吳耀庭出生臺南縣佳里鎮溪底寮,家境貧窮,父親吳長為了謀生,在外地充當營造廠的領班,吳耀庭則從六歲起便帶著弟妹,寄居在叔叔家,幫忙打雜,讀書放牛。小學畢業後,他輾轉任職於堂舅舅的營造廠,由於他的細心和苦幹,把營造廠的業務,處理得井井有條,並學得了不少管理方面的經驗。之後更得到了一位日本營造商人的賞識,被僱用在高雄的營建公司服務,從工友而升職員,一路升到工場監工,薪水也從18元調整到40元,[31]那年吳耀庭年僅17歲,在領到如此「鉅款」後,他決心買給母親一份禮物因而踏進吉井百貨,在百貨公司的三樓他詢問店員一面鏡子的價錢時,百貨公司的店員上下打量、不屑的態度刺傷了他的心,因而下定決心有朝一日要在高雄市開設一座最好的百貨公司,不論是3歲小孩,或是70歲的老人,都將一樣地受到親切的歡迎。[32]

二戰結束後日人離臺,吳耀庭原本工作的營造公司倒閉,因此他用自己的積蓄,在高雄三塊厝(今三鳳中街)開設了一家小毛線行「新高百貨行」。民國39年(1950)吳耀庭在成為「分部出租」的高雄百貨二樓,承租了一個檯位經營「衣料毛線部」的生意,民國42年(1953)毛線價格一口氣狂漲兩倍,吳耀庭賺得了一筆可觀的資本,便遠渡重洋至日本進修學習百貨業的經營管理,並於民國43年(1954)正式動工興建百貨,民國45年(1956)一棟五層樓的建築順利完成,便是最初的大新百貨雛形。

但由於當時資金並不充足,起初吳耀庭只先在一樓開業,分成「中國襯衫行」、「新高絨線行」、「大新百貨行」三間店面營業。直到營運步上軌道,民國47年(1958)「大新百貨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也是第一家全國大型百貨公司。民國48年(1959)配合設備的更新,大新百貨公司更於一、二樓引進了國內第一部自動手扶電梯,轟動一時。民國49年(1960)大新百貨公司三、四樓開業,並且加裝昇降電梯,民國50年(1961)更擴大營業至五樓,加上隔年六樓的兒童樂園開放,大新百貨公司自此正式步上了百貨公司的正軌,[33]不論平日或假日人潮總是源源不絕。

民國57年(1968)吳耀庭更跨足飯店業,開設了以水準高、服務好著稱的「華王大飯店」(五福四路)。但他的事業經營版圖並不局限於當時最熱鬧繁華的鹽埕區,反而以獨到的眼光,將觸角延伸至當時尚未繁榮的新興區,開設了大統百貨。

民國64年(1975)大統百貨開幕,這間占地一萬一千坪、擁有地下二樓、地上九樓,且頂樓附有大型遊樂設施的百貨公司,獲得空前的成功。此外,如同大新百貨首設自動手扶電梯的創舉,大統百貨更裝設了十層樓高的透明電梯,令高雄的民眾蜂擁而至,只為體驗凌空快感。除了大統百貨人潮眾多之外,更帶起了周遭土地、店家的成長,並間接帶動新崛江商圈的發展,五福路一帶的房價更成為高雄市的「地王」。其後大統集團又建立了大立伊勢丹百貨,奠定了吳耀庭在百貨公司業界南霸天的地位。

不料民國84年(1995)的一場暗夜大火,讓大統百貨遭受重創,後續又因家族產權、地製法新規定的容積率問題,以及對於採取重建或修建模式重新營業引發爭議,致使整棟百貨大樓完全荒廢近十餘年,即便2006年1月,大統百貨改建為地上3層樓高建築,4樓附設停車場之建物,重新以「大統262」名稱重新開幕,卻在2008年4月終因營運狀況不佳而結束營業。2010年2月,大統262再以「大統五福店」的名稱重新開業,改為地下一樓至地上三樓高營業樓層,地下二層附設停車場,主打餐廳、居家生活服務業為主,並仿製「舊大統」原本透明電梯的位置,再重新打造一部透明電梯,以眺望新堀江商圈街景,頗有新舊融合之意趣。

在大統百貨因諸多而無法重新開業的同時,1995年,鄰近的漢神百貨(成功路上)開幕,以當時高雄市面積最大的百貨公司為噱頭趁勢崛起,之後新光三越、SOGO百貨、FE21遠百等三多路上的百貨公司相繼開幕,不出幾年的光景,三多商圈便逐漸取代了大統百貨在高雄百貨業界的龍頭地位,形成新的百貨商圈。而近幾年高雄市的大型百貨公司陸續開幕,南從夢時代、北至義大購物中心皆有其特色,加上北高雄的漢神巨蛋百貨公司位處捷運與瑞豐夜市附近,以便捷的交通、百貨與夜市雙重購物圈的結合,帶動了北高雄發展,形成新的繁華商圈。

高雄自日治時期第一間百貨吉井百貨創設以來,百貨公司的設備與經營模式日新月異,百貨業的霸主也由日治時期的日本商人吉井長平,在戰後轉為臺灣人吳耀庭,今日又隨著高雄市商圈的轉移,百貨業霸主不斷更迭,但不論百貨業界的霸主如何更替、設備如何進步、商圈如何轉移,作為高雄市第一間百貨公司的吉井百貨,及其創辦人吉井長平,在高雄市史中依舊有著承先啟後的歷史意義,值得紀念。

[1] 本文之完成,特別感謝吉田莊治先生、楊晴惠小姐的協助。

[2] 李衣雲,〈日治時期日本百貨公司在臺灣的發展〉,頁161。

[3] 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頁108。

[4] 內藤素生,《南國之人士》,頁339。

[5] 作者不詳,《臺灣人士鑑》(1943),頁424。

[6] 中山馨、片山清夫,《躍進高雄の全貌》,頁415。岩崎潔治,《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頁482。鈴木常良,《臺灣商工便覽第二版》(臺中廳:株式會社臺灣新聞社,1919年)頁90。

[7] 鈴木常良,《臺灣商工便覽第二版》,頁90。

[8] 高雄市役所,《高雄市商工案內》(高雄:高雄市役所,1937),頁107。

[9] 高雄市役所,《高雄市商工案內》,頁118。

[10] 杉浦和作,《高雄州商工人名錄》(臺北:臺灣實業興信所編纂部,1929),頁22。

[11] 〈隆隆たる盛運を示して居る 吉井商行〉,《臺灣日日新報》1931/12/13日,第4版。

[12] 杉浦和作,《高雄州商工人名錄》(台北:台灣實業興信所編纂部,1929),頁90。

[13] 吉田莊治先生是奧野捨次郎的外孫。奧野捨次郎為高雄吉井百貨的工地監造人,其次女民子女士嫁給了吉井商行屏東支店的店長石川喜代治,三女美江子女士便是吉田莊治先生的母親,吉田先生為追尋母親在臺灣生活的故事,曾多次來到高雄、屏東訪查,也提供了許多珍貴的照片及訊息給本團隊。

[14] 杉浦和作,《高雄州商工人名錄》,頁22。

[15]〈高雄吉井長平貸款相關文件〉。2015年9月1日。中研院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search/search_detail.jsp?xmlId=0000209001

[16] 作者不詳,《臺灣人士鑑》,頁424。《高雄州下官民職員錄》(1940),頁55。

[17] 作者不詳,《臺灣人士鑑》,頁424。

[18] 〈高雄に出來る全島一のデパート〉,《大阪朝日》,1936/2/1,第5版。

[19] 中山馨、片山清夫,《躍進高雄の全貌》,頁415-416。〈高雄吉井百貨店開店と鐵道部の旅行案內所〉,《華光》(臺北:全島料理花街同盟報社,1938),頁34。

[20] 高雄神社造營奉贊會編纂,《台灣神社造營誌》(高雄:台南新報高雄印刷所,1930),頁8。

[21] 外山晴彥監修、蘇暐婷譯,《日本神社事典—進入神話傳說與神靈隱身之所》(台北市:台灣東販,2014),頁128-129。

[22] 楊晴惠,〈高雄五層樓仔滄桑史-由吉井百貨到高雄百貨〉,《高市文獻》,第6卷(1)(2016),頁107。

[23] 〈旅行協會業務開始〉,《臺灣日日新報》,1938/11/22,第5版。

[24] 〈幼兒健康增進に 高雄市方委乘出す〉,《臺灣日日新報》,1941/6/5,第4版。

[25] 楊晴惠,〈高雄五層樓仔滄桑史-由吉井百貨到高雄百貨〉,《高市文獻》,第6卷(1)(2016),頁108。

[26] 楊晴惠,〈高雄五層樓仔滄桑史-由吉井百貨到高雄百貨〉,頁108。

[27] 〈高雄復興公司組織認定無效〉,《民報社》,1946/7/31。

[28] 楊晴惠,〈高雄五層樓仔滄桑史-由吉井百貨到高雄百貨〉,頁110。

[29] 〈搶購奢侈品 擠破玻璃櫃 三千餘人湧至絲襪撲克立罄〉,《聯合報》,1952/02/24,第3版。

[30] 楊晴惠,〈高雄五層樓仔滄桑史-由吉井百貨到高雄百貨〉,頁111。

[31] 〈與貧困搏鬥出身的董事長〉,《經濟日報》,1969/3/1/,第5版。

[32] 〈出人頭地的 百貨業巨擘吳耀庭〉,《經濟日報》,1978/7/25,第11版。

[33] 〈出人頭地的 百貨業巨擘吳耀庭〉,《經濟日報》,1978/7/25,第11版。

本文作者:黃于津

全文可見:王御風、杉森藍、吳孟青、黃于津、許聖迪,《和風吹撫的港市:打造高雄日人的故事》(高雄:高市文化局,2017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