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昌傳奇—高雄楊家

最近右昌的地方要聞,就是市府計劃在明(2010)年完成「飛機公園」。這座主題公園的構想,主要是該公園原為台灣第一個追贈一等飛行士的楊清溪墓地所在,熱愛飛行,且英年早逝的楊清溪,家人為其蓋了座飛機造型的墳墓,憑弔他燦爛而短暫的一生。楊家在右昌赫赫有名,他們家族不僅在清末出了五個秀才,楊清溪的二哥楊仲鯨,更是台灣地方自治史上第一位縣長,楊清溪的大哥楊亦安,也對右昌貢獻良多,在他倡議下,農曆七月普渡時右昌不燒紙錢,為全台罕見,這麼一個充滿傳奇人物的家族,值得細細品讀。

20161106172813 65

古名右衝的右昌,是明鄭時期屯墾區之一,其地名也是從軍隊建置名稱「右衝鋒鎮」而來,根據「楊家族譜」記載,其先祖楊武就是在右昌屯兵的軍人之一,明鄭戰敗後,楊武與其子楊文被迫遷回大陸,後楊文偷渡來台,成為楊家在台開基祖。

右昌地理位置位於古代萬丹港(今左營軍港)之北,故當地在清朝是以魚塭著名,楊家也因此發跡,有錢開始栽培子弟,陸續出了幾位秀才,最早是武秀才楊應龍,其官至台南府千總,家業持續擴大,相傳家中魚塭、良田達二百餘甲。

20161106172813 19

在家中財力支持下,另一門的楊雲峰、楊雲漢同年聯袂高中武秀才,祖厝正廳門額勒有「兄弟同科」石匾,留存這段事蹟。除此之外,楊雲階以及楊應龍的次子楊步升也中文秀才,在短短數年內,高中五位秀才,成為右昌地區最著名的家族,從當時修建的大宅,可看出其氣派,三合院的古厝現為市定古蹟,也是右昌的著名景點。日治時期,楊家延續在清末的影響力,甚至更上一層樓。楊雲階的三個兒子:楊亦安、楊仲鯨、楊清溪各有其傳奇事蹟,至今仍為右昌鄉民津津樂道。

楊亦安是家業最主要的掌握者,在其經營下,魚塭與田地更加擴張,光魚塭就多達二百餘甲、田產數十甲,他並擔任左營庄協議會會員,成為右昌當地政商的重要領導人物。其為人相當照顧鄉里,以往右昌到左營,因為路勢落差過大,牛車行走相當吃力,楊亦安自掏腰包,填土增高路基,開闢由右昌到左營的「過境路」,以及開通往援中港的「右昌路」、通往楠梓的「連昌橋」,讓右昌居民對外聯絡管道更加順暢。

20161106172813 36

深感右昌當地常為水患及衛生所苦,楊亦安因而沿著今日的加昌路、後昌路、盛昌街開挖大排水溝疏通水患,大水溝旁填築牛車路供通行,完工後在元帥廟擲筊請示神明旨意,後命名為「金路」。金路大排水溝匯聚來自半屏山與右衝高地的雨水、排水,引流入「面前塭」(楊家擁有的魚塭)以永絕水患,大大改善當地的衛生。

20161106172813 80

除了建設外,楊亦安對右昌更大的貢獻是對於地方祭祀的改革。他召集右昌各大部落將其奉祀的始祖移入元帥廟,因此右昌地區沒有「私佛」,神棍絕跡,更倡議統一在農曆六月半祭祖,七月不普渡,廟會不奉牲禮,以水果代之,也不燒紙錢,以清香代之。所以現今每逢農曆七月,右昌是高雄市唯一不需宣導不焚燒紙錢的區域。

因楊亦安對右昌奉獻、影響甚鉅,在他1964年去世時,右昌居民攜老扶幼送葬,靈柩由右昌年輕子弟輪流肩扛,當地民眾家家戶戶在巷道兩旁擺香爐祭拜,場面備極哀榮。

除了楊亦安,他的兩個弟弟也具有相當的傳奇性。大弟楊仲鯨是當時少見的留美學生,畢業於南達科達州立大學礦物系,喜好發明與美術,返台後跑到花蓮美崙一帶居住,過著半農耕、半研發的生活,後更學會阿美族語。楊仲鯨的打扮在當時頗為前衛,蓄長鬢、長鬍鬚,每天帶著銅製柺杖,由於與當地的居民及原住民都相處融洽,後更擔任花蓮農業職業學校校長。

1950年,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縣長民選,就從花蓮開始,楊仲鯨在民眾的簇擁下登記參選,經過兩輪的激烈競爭,最後楊仲鯨以4,032票的差距打敗對手,成為台灣第一位民選縣長,在台灣地方自治史上,留下了最重要的身影。

20161106172813 1

楊亦安的小弟楊清溪從小熱愛運動,原就讀於東京明治大學專門部商科,後因相當喜愛飛行,轉入立川飛行學校就讀,並於1933年通過二等飛行士之檢定,同年由其兩位兄長資助,向日本陸軍購得薩爾牟遜型偵察機一架,取名「高雄號」,返回台灣。

20161106172813 42

回到台灣後,楊清溪希望能夠完成環島飛行的壯舉,消息一經披露,各地知名人士紛紛設宴祝福,1934年10月17日,楊清溪順利由台北起飛、抵達屏東,原預定隔天由東海岸飛返台北,因氣候惡劣取消。為彌補此次的遺憾,11月3日打算再次飛行東海岸,飛行前有一富商請求楊清溪讓其搭機遊覽台北上空,結果在著陸時不幸墜毀,短短27歲燦爛生命就此終結,家人哀傷之餘,為其打造一個與其志向相符合的墳墓,也是即將開闢之飛機公園的由來。

右昌楊家的家業,在日軍徵收萬丹港,建造左營軍港後慢慢沒落,但這個家族對右昌留下的建設、改革,甚至是楊氏昆仲的傳奇事蹟,都會在右昌人的口耳相傳中,代代流傳下去。

本文原載於2009/12  高雄畫刊

本文作者:王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