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旗津社區報-第八期
本期旗津社區報報導鼓山魚市場對旗津的效應、旗津的彩虹教堂與觀光市場以及旗津風箏節。
本期旗津社區報報導鼓山魚市場對旗津的效應、旗津的彩虹教堂與觀光市場以及旗津風箏節。
今哈瑪星貿易商大樓,其原址是日治時期位於原高雄驛(今舊打狗驛故事館)前大通(即大馬路)的高級日式旅館─春田館。春田館最早為台中春田館的支館(分店),由日本人菅藤德太所創設。[1]台中春田館位於台中火車站附近,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香港領事、廣東總領事,皆曾投宿於此,可見春田館在台中頗具規模,並接待過不少重要…
摘要 漁業一直是旗後、打狗地區相當重要的傳統產業之一,進入日治後,日人引進了新式漁具、動力漁船等,並以哨船頭船渠做為漁船停靠處、在湊町設立魚市場,高雄的漁業更趨蓬勃發展。高雄的漁業雖發展甚早,日治後更興築了新式漁港與魚市場,但相關的探討卻不多,因此本文希望以日治時期於「哈瑪星」興築的現代化漁港,與相…
本期旗津社區報報導旗津地方信仰、小吃以及旗津游泳池與衝浪。
本期楠梓後勁社區報報導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休閒管理系、水產食品科學系及水產養殖系的歷史以及楠梓地區的地方信仰。
摘要 近幾年來,臺灣的教育隨著108課綱實施及大學USR計畫推廣,逐漸有所變化,在歷史教育部份,108課綱的校定課程及高中「探究與實作」課程,以及大學的USR計畫,都讓歷史教育更著重在地歷史討論。而實際上,文化部及各縣市政府,也陸續推出地方歷史相關的文化資產場域及節慶,這些歷史教育現場都非常適合108課綱及…
本期後勁社區報報導台積電來高雄後面臨的房價變動、疫情下的德民市場以及來自東南亞移工的家鄉味。
哈瑪星為在地高雄人所熟知的地名,但卻不屬於正式的行政區,其地名實際上源自於日文。哈瑪星土地為日治時期填海造陸而來,1900年11月縱貫鐵路台南至打狗(高雄舊名)段完工,鐵道部設臨時打狗停車場於濱海處,開啟鐵路連結港口的運輸作業,此為濱線鐵路之開端,哈瑪星一詞即由「濱線」(はません)語音轉借而來。1901年,…
戲獅甲的民營企業 在1950年代的政府民營化政策中,除了四大公司外,最重要就是位於戲獅甲的台塑公司,這是臺灣石化產業發展的關鍵。至於四大公司中,戲獅甲也有工礦公司的高雄耐火材料廠及農林公司的高雄食品廠,最後則是有成有敗,高雄耐火材料廠順利出售給大華耐火材廠,高雄食品廠則乏人問津。另一個在戲獅甲重要的民營…
鳳梨罐頭的開端:岡村庄太郎 要講起臺灣鳳梨罐頭的故事,就必須從岡村庄太郎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