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瑪星的源起

哈瑪星為在地高雄人所熟知的地名,但卻不屬於正式的行政區,其地名實際上源自於日文。哈瑪星土地為日治時期填海造陸而來,1900年11月縱貫鐵路台南至打狗(高雄舊名)段完工,鐵道部設臨時打狗停車場於濱海處,開啟鐵路連結港口的運輸作業,此為濱線鐵路之開端,哈瑪星一詞即由「濱線」(はません)語音轉借而來。1901年,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在橋仔頭(今橋頭)創建臺灣首座現代化製糖工廠,由南部輸出的米、糖運輸量擴大,打狗臨時停車場腹地狹小明顯不敷使用,[1]因此鐵道部於1904年填築海埔新生地,將鐵道延伸至新築成的港口碼頭區,並增設倉庫,因新填築完成的土地為鐵道部所有,故稱為「鐵道埋立地」。1908年將原先腹地狹小、離港灣較遠的停車場遷至新填築的埋立地上,即日後的新濱町一丁目上,同年新的打狗停車場竣工,即「打狗驛」(今打狗鐵道故事館附近)。

高雄街之一

新濱町市街,圖中大馬路今為鼓山區臨海一路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登錄號:KH2015.005.264。

1908年打狗港(今高雄港)第一期築港工程正式開工,其工程大致包含:鑿除港內獨立礁岩、清除外港航道,浚渫港內水域;修築第一、二碼頭、修建新市街及運河。築港同時,日本內地富商淺野總一郎所創建的臺灣地所建物株式會社,取得總督府同意,以向張汝星等人購入的魚塭地為基礎,於1908年開始進行港區周遭海埔地填築工程。臺灣地所建物株式會社的埋立地工程至1912年全面竣工,其中大部分為官用土地外,屬淺野總一郎的臺灣地所建物株事會社土地,為「地所埋立地」又稱「淺野埋立地」。[2]「淺野埋立地」與「鐵道埋立地」構成的新市街地為1930年代高雄的政經中心,即今日之哈瑪星。

新填築出的市街地劃分為新濱町一至二丁目、部分山下町、湊町一至五丁目,其中新濱町一丁目因位臨高雄驛(火車站)前,同時連接碼頭區,雖土地面積不大,但為新濱町內番地號最多的丁目,其土地用途均屬建地,除銀行、會社進駐,各類商家聚集於此,發展為新濱町工商業最繁榮的地區。[3]根據《高雄市商工案內》資料,新濱町一丁目的商家總數為113家,更是哈瑪星內大型會社最為集中的一町,不少大型會社紛紛於新濱町一丁目設立支店,包含海陸運輸、金融、青果、米穀肥料、土地建物買賣等,各類兼具,[4]特別是銀行、金融會社匯聚於此形成金融一條街的景象。戰後,接鄰港口的哈瑪星因報關行匯聚於此,加上鼓山魚市場在此,活絡的金融交易仍在此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直到1972年前鎮漁港啟用,取代鼓山魚市場之功能,加之隨著高雄港逐步擴張,行政業務與相關產業紛紛隨之遷移,哈瑪星昔日繁華光景亦逐漸歸於平淡。

哈瑪星指涉的空間範圍

哈瑪星指涉的空間範圍

資料來源:李文環、蔡侑樺、黃于津、蔡佩蓉、佘健源,《高雄港都首部曲 哈瑪星》(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5年),頁13。

 

[1] 高雄築港出張所,《高雄築港誌》(出版地、年份不詳),未分頁。

[2] 〈打狗海面埋立地臺灣地所建物株式會社許可ノ分拂下處分報告(臺南廳其外)〉,《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2122冊2號,1913/4/1。

[3] 李文環主持,《高雄市「哈瑪星」歷史研究及其歷史性建築物文史調查計畫結案報告書》(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未出刊,2014),頁156。

[4] 高雄市役所,《高雄市商工案內》(高雄:高雄市役所,1937),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