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高雄市前鎮區因丙烯外洩發生驚人的氣爆事件,沿途炸毀超過4公里長的道路,迄今計有31人死亡、280人受傷,為近年來最嚴重的公安意外事件之一。當氣體外洩時,現場處理的警消以為是瓦斯,卻不曉得元兇是石化產業的重要原料:丙烯,在無法即時處理下,釀成此次悲劇。這讓大家不禁想問丙烯是什麼?丙烯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吳淑黎教授解釋:「丙烯(Propene)分子式為C3H6,是一種無色的氣體,有淡淡的汽油味,在大自然中能找到微量的丙烯,工業大量生產則由石油、天然氣裂解的方式取得。」以甘蔗、大豆等生質能源提煉出來的綠色丙烯也逐漸受到注目。

丙烯可製成多種中間原料,加工後,產品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如高性能塑膠、人造纖維、印刷電路板PCB、家電、黏膠、油墨、塗料等,其中以塑膠最具代表性。塑膠於二戰時期因其戰略價值受到重視,諸如製作輕便防水的塑膠雨衣或戰機的塑膠安全玻璃等戰備品。戰後,塑膠進入日常生活,製作衣服、皮件、唱片、玩具、家具……等,取代棉麻、木頭、金屬等傳統材料。丙烯雖遲至1954年才成功合成,但今日已是五大泛用塑料的原料之一,影響世界經濟甚鉅。

吳淑黎教授指出:「舉例來說,丙烯製成聚丙烯後,具強韌、耐熱、輕巧、穩定性高、易加工等特性,可生產出品質優良的塑膠製品。」常見的產品包括耐高溫食品容器、微波爐保鮮盒;透明、耐衝撞的水桶與整理箱;符合無毒規範的塑膠類婦嬰用品、玩具;醫療方面,如點滴瓶、針筒、軟袋、隱形眼鏡包材等。此外,汽車與建築產業的零件、媒材方面的應用更是不勝枚舉。以丙烯為原料生產的高性能塑膠,即是李長榮化工的主力商品之一。

20161106172844 85

▲聚丙烯製作的產品,以「PP」為標記(鄭沛林攝)

丙烯可經加壓形成液態,以高壓管線運輸,較槽車運送更為經濟便捷。此次氣爆的丙烯乃由國外購入,存於前鎮的石化油品儲運碼頭,再經由管線,越過人口密集的住宅區,送往李長榮化工大社廠,距離長達20公里。致命的是,該管線穿過排水箱涵,金屬管線遇水鏽蝕減薄,吳教授補充:「丙烯的沸點為−47.6 °C,一旦逸出高壓管外,隨即氣化,外洩後,因比重較空氣重,因而沿低處、循排水箱涵擴散,使得受災範圍擴大。」事實上,處理丙烯外洩的重要原則,就是避免氣態丙烯進入下水道,遺憾的是該管線正是位於下水道中。

吳淑黎教授表示,丙烯燃點低,且極易達到爆炸極限,當它在空氣中濃度於2%~11%時,若接觸火源,就會引起爆炸,屬於極度易燃氣體,隨時有「變臉」爆炸之可能,爆炸後只能待其氣體燃燒殆盡,無法撲滅。丙烯亦為窒息性氣體,濃度達6.4~75%,吸入後恐造成麻痺、昏迷、缺氧、窒息等狀況,就算是配戴口罩也無法阻絕。理論上這種危險的氣體管線只能鋪設於特種工業區中,然而,此次在住宅區,於132分鐘的時間裡,洩漏約10公噸的丙烯,沿管線爆炸,範圍超過4公里,令人不忍卒睹。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文化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名詞解釋

五大泛用塑料指的是產量最大、應用最廣的五種塑料,包括PE(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ABS樹脂、PVC(聚氯乙烯),其中聚丙烯與ABS樹脂就是以丙烯製成。

延伸閱讀

甲烯?假烯?〉、〈石化與生活:石化也可以很時尚〉、〈薄膜科技的應用:搞不好會要命的薄膜–醫療用薄膜

本文作者:王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