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雨季一般分為春雨季(2-4月)、梅雨季(5-6月)、颱風季(7-9月)。春雨季發生於東北季風時期,北部降雨多於南部,雨勢通常較溫和。梅雨季與颱風季均發生於西南季風時期,西南氣流自南中國海帶來豐沛水氣進入臺灣,暖濕空氣伴隨夏季高溫,常激發旺盛對流,於西南氣流迎風面的台灣西南部常造成激烈降雨。颱風為強烈的熱帶氣旋,大多於臺灣東南側洋面生成,部分颱風沿西北方向直行或往北迴轉而侵臺,為臺灣帶來顯著降雨。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激烈降雨雖常帶來各式災情,但降雨所提供的水資源,卻是臺灣這個海島賴以存續的重要關鍵。優越的水資源系統,通常在世界上多數地方於冬季降雪,積存於高山或高原上,當春、夏溫度逐漸上升時,積雪便慢慢融化流下來,經由廣闊平原緩流出海,提供沿岸居民穩定的水源供應,得以安居樂業。但在臺灣,由於地處亞熱帶,溫度偏高,山區終年難有顯著降雪與積雪,外加中央山脈地勢陡峭,山下之平原區亦狹窄,降雨後,約6成降雨量直接由河川排入大海,另外2成降雨量經由蒸發消失,因此臺灣即使號稱年降雨量高達2500公釐,約為世界平均值的2.6倍,但實際使用之水量僅剩總降雨量的2成左右,平均每位國民可分配的淡水量,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5,反而列入缺水國家之一。

通常10月秋颱過後,臺灣便進入乾季,南部比北部更加明顯,連續1-2個月不降雨並非異事。上一次顯著旱象發生於2002-2003年間,自2001年9月納莉、利奇馬颱風侵臺後,臺灣地區降雨便明顯減少,以翡翠水庫為例,2002年1月底,蓄水量達到下限邊緣,隨著後續之春雨與梅雨均明顯偏少,6月的蓄水量更下降到嚴重下限附近,臺北地區開始執行分區停水措施,這時,颱風侵臺帶來降雨反而成為期待發生的事情。所幸,一直等到7月初,雷馬遜與娜克莉颱風於一星期內連續帶來兩波大量降雨,水庫蓄水量快速回歸到正常蓄水位,旱象方獲得紓解。

2014年,因夏季季節性降雨與颱風雨均明顯減少,於颱風最活躍的8月竟然無侵臺颱風,使2014年降雨量為過去67年之最低量,水庫蓄水量偏低。水利單位已於2014年底發出水情預警,推估2015年之乾旱現象恐是過去10年最嚴重狀態,並規劃於2015年2月實施第二階段限水(對用水大戶減量供水)措施,持續等待下一波大雨的到來。

台灣的水資源運用大致是以7:2:1比例,分配供作農業用水、民生用水、工業用水。在水資源不足時,最常見之因應措施為調節使用量最大的農業用水,以補償農作休耕方式來節用水資源,期以渡過漫漫旱期。

20161106172909 77

▲ 高雄蓮池潭因久未下雨,河面完全乾枯並看得見底部土壤

(圖片來源:何彥廷攝)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蔣忠益│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 柯亙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名詞解釋

雨量:指降雨水量的多寡,以【 公釐(㎜) 】為度量單位。廣義包括【 雨水 】、【 雪 】、【 霜 】、【 冰雹 】等。

延伸閱讀:

再也不用靠天吃飯 ,「植物工廠」提供新契機〉、〈現代化農業:節水省肥的滴灌栽培〉、〈氣候變遷(二):氣候變遷與臺灣水資源問題

本文作者:陳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