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的故事

    位於台灣南部的高雄港,是台灣第一大港,曾經有一度,它還是世界貨櫃第三大港,每天進出港區,滿滿的貨櫃車,不僅蔚為奇觀,也成了高雄的標誌,如今更延伸成為「貨櫃藝術節」。而高雄港更與高雄的產業息息相關,從早期的糖與香蕉出口,一直到拆船、加工出口區,都提供著高雄產業源源不絕的養分。

    但高雄港形成今日的面貌,也非一朝一夕。高雄港本身是個潟湖地形,如果沒有經過後天的整理,其實難以使用。漢人最初來到高雄港,是為了捕烏魚,因此集中在旗津,因為高雄港灣雖然廣大,但從現今一港口進入時,不僅入口狹小,且有巨石橫亙其中,一不小心,就會粉身碎骨,加上港灣內水淺,船也容易擱淺,因此港灣內主要產業反而是曬鹽,今日的鹽埕,當年就是一大片的鹽田。

    但南台灣炎熱的氣候,適合甘蔗的生長,荷蘭時代帶來了甘蔗,就成為台灣南部的主要物產。1860(清咸豐10)年,大清與英法聯軍交戰落敗,台灣被迫開港,高雄港(當時稱為打狗港)也被列為開港港口之一。當時遠不如台南繁華的高雄,為何會雀屏中選?除了糖的吸引力外,當時高雄港灣狀態也比台南的外港安平好,而且高雄港旁的哨船頭,因面港灣靠山,旁人難以進入,也被外商看上,成為倉庫集中地,在此不僅可交易高雄的糖,也可將運來台灣的鴉片安全置於倉庫中,這使得高雄開始受到重視,當時最強的英國,也在1864(清同治3)年,將副領事館(後來升為領事館)置於高雄,說明他們的看好度。

20161106172841 32

英人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
)於1871年來到打狗,共拍五張照片,其中一張即為當時的哨船頭。
 

20161106172842 11

2 此照片攝於1890年(光緒16年),由此可看見清末哨船頭的景觀,今日最著名之打狗英國領事館及官邸於1877年興建、1879年完工,在此照片中已看見其蹤影。(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cca100062-hp-ph013_122ss-0001

    外商會如此看好,是因為他們相信,高雄港內巨石阻攔、水深不足等陳年問題,清廷會馬上解決,讓此成為良港,但他們的反應,清廷置之不理,而高雄港的淤塞也越來越嚴重,終使外商紛紛棄高雄港而去,轉至安平,使得高雄港又漸漸沉寂下來。

    1895(明治28)年,日人來到台灣,對於這塊新治理的地方,他們有不同的思考。經過調查與討論,他們決定以糖業為台灣的發展重點,1901(明治34)年在橋仔頭(今橋頭)蓋了座新式糖廠,不同於以往用牛為動力的糖廍,用機器生產的糖廠效率高、品質又好,日人準備在台灣南部建立一座又一座新糖廠。但此時碰到另一個問題,這些糖廠所製成的原料,要送回日本去製造各式成品,這該如何運輸?於是日本開始建設鐵路,要用鐵路經由港口,送回日本。但此時台灣最好的港口是在基隆,南部的糖,要送到基隆去,未免不符效益,最好的方式,當然就是在南部找到一個良港,高雄的命運就此扭轉。從1900(明治33)年開始,日人開始對高雄港進行全面性調查,希望能改正高雄港以往的缺失。

20161106172842 93

3 1899年高雄港圖,圖中可清楚看到現今哈瑪星與鹽埕仍是港灣與鹽田。(資料來源:高雄地圖樣貌集  58

   經過調查,高雄港成為台灣總督府寄予厚望的新港口,1899(明治32)年開始規劃興建的縱貫鐵路,1900年先行通車高雄到台南段,這條鐵路途中會經過正在興建的橋仔頭糖廠,終點就是高雄港,貨物可快速運回日本。但通車後發現終點的高雄火車站(當時稱為打狗停車場,位於今日鼓山一路87巷口),卻離港口有一段距離,貨物裝卸非常不方便,於是台灣總督府開始嘗試填海造陸,希望將鐵路直接拉到港口。

   
1904(明治37)年開始的填海造陸工程,於1907(明治40)年完工,總共填築了13萬2000平方公尺,這些新築土地後來成為新濱町與新濱碼頭的主體,鐵路也就一直延伸到高雄港,所有的貨物,都經由這條鐵路,集中到高雄港出口,也開啟了高雄港的黃金時代。而火車站也從原來的地方搬遷到新址,也就是今日打狗鐵道故事館旁,這被許多鐵道迷稱為「第二代打狗停車場」的火車站,成為當時高雄的門戶,所有的人到高雄,都要從此出入,也是外地人對高雄的第一印象,只可惜這個火車站在二戰時被炸毀。

20161106172842 27

圖4  舊高雄火車站(第二代打狗停車場),1911年落成的噴水池及椰子樹是極醒目的地標(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cca100062-hp-cp2003_009_003ss-0001-i

20161106172843 42
圖5  廖繼春的《有椰子樹的風景》,取景高雄火車站前椰子樹及噴泉,並入選第十二回帝國美術展,為臺灣美術史上重要作品。(台北市立美術館館藏)

   
1908(明治41)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從基隆到打狗,台灣西部首次能夠如此暢通無阻,而這條鐵路的終點設在打狗港,更讓台灣南部的物產源源不絕從打狗港出口,打狗港更形重要,以往打狗港內不利於航行的巨石、淤塞等缺點也亟需改進,因此在同年(1908),台灣總督府啟動了打狗港的「築港計畫」,要將打狗港建設成現代化的良港。

     這個築港計畫共分三期,從今日看來,對日後影響最深的是第一期,雖然只有短短四年(1908-1912),卻奠立了今日高雄港的基礎及規模。

    除了港灣建設外,總督府更巧妙利用疏濬高雄港時所得的土,在高雄港旁填築一個新的市區,這個被叫做「哈瑪星」的區域,因為從無到有,所以總督府可以按照他們的想法,打造台灣第一個填海造陸的大規模市區,在這裡有棋盤式的街道、公園、自來水、電力、街燈、下水道,以及高雄市第一個現代化公有市場、公立小學、幼稚園、郵政電信總局地區,[1]成為百年前台灣最先進的都市,吸引許多日本來此居住,也展現與對岸,漢人為主的旗津完全不同風貌。

但這種大規模的填海造陸,總督府並沒有辦法負擔經費,於是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自找來當時已創立台灣製糖、鹽水製糖株式會社、台灣商工銀行的商界聞人荒井泰治,結合各資金主,於1909年(明治42年)成立「打狗整地會社」,開始填築打狗港旁的海埔新生地,到1914年(大正3年)共填得18萬5千餘坪土地,這些土地皆是後來新市區的精華地,奠定荒井泰治被譽為「台灣財界之王」的基礎。[2]

    最早填築的「哈瑪星」成了高雄發展的起點。但有趣的是,哈瑪星一詞不屬於任何行政名稱,在日治時期,這個新生地被劃為湊町、新濱町、壽町,戰後則屬於鼓山區的一部份,一般稱之為「南鼓山」,但問一般高雄市民,多半不知道什麼是南鼓山,只知道「哈瑪星」。這個俗民所通用的「哈瑪星」,來自於前面所講的鐵路,新的海埔新生地填築完成後,有一條沿著海濱的鐵路線,被稱為濱線(はませい),久而久之,這就成為人們口中當地的名稱,而「濱線」的日文發音,用台語念起來就是「哈瑪星」,之後因國民政府推動國語,而順著國語讀出來的哈瑪星(ㄏㄚ ㄇㄚˇ ㄒㄧㄥ),就很難猜透原來的意義。

哈瑪星象徵著日治打狗的竄起,高屏地區的行政中心亦設於此。在清代,今日高屏地區大半時間屬於鳳山縣管轄,鳳山縣的行政中心原在左營,也就是今日我們看到「鳳山縣舊城」所在地,但當地並不繁榮,人潮均聚集在商業中心-下埤頭,行政中心後來也慢慢轉移至此,當地成為鳳山縣縣府所在地,地名也就成為「鳳山」。

    到了日治時期,隨著打狗港崛起,鳳山地位備受挑戰,尤其在縱貫鐵路通車,哈瑪星興築完畢後,南部貨物聚集於此,此地漸漸變成商業重心,原來居住在鳳山的日人,也紛紛搬到哈瑪星居住,打狗港附近,以原來漢人居住的旗津、哨船頭、苓雅寮,配合新興的哈瑪星、鹽埕,形成打狗街,不僅與鳳山街平起平坐,更進一步取代鳳山的地位。

   
1920(大正9)年,台灣總督府將台灣行政區劃重新調整,同時也更動了許多地方的地名,原來的打狗因被認為不雅,更名為「高雄」,所以打狗街變成了高雄街,同時設立了管轄範圍較以往「廳」更大的「州」,今日的高屏地區設立高雄州,高雄州廳就設在高雄街,1924(大正13)年,高雄街又升格為高雄市,成為高雄州唯一的「市」,其地位正式超越鳳山。

    這一切,主要都是因為高雄港的業績蒸蒸日上,這也帶動更多人移入高雄,除了日人外,從缺乏工作的澎湖、台南沿海地區大批移入的移民,與原來居住在旗津、苓雅寮的在地人,共同組成了高雄居民的班底,這也使得高雄成為一個以移民為主的城市,尤其是在新市區的哈瑪星及鹽埕,這些移民帶來了城市新風貌,只不過同樣是移民,統治的日本人掌握了大部分的政經資源,而澎湖、台南移民則多從事勞工工作,兩者依然有著巨大落差。

    1908年至1912年的第一期擴港工程奠定了今日高雄港的基礎,也獲得不少肯定,總督府於1912年立即啟動第二期擴港工程,

    
配合第二期高雄港築港工程,「打狗整地株式會社」收購打狗港灣內東北側,也就是鹽埕庄附近及打狗川(愛河)以西之鹽田、魚塭、海埔地繼續填築新市區,規劃出後來的鹽埕町、北野町、堀江町、入船町、榮町。這個被統稱為「鹽埕」的新市區,成了高雄下一波發展的基地。從下表高雄建市十年後(1924-1933)的人口數看來,「哈瑪星」地區(壽町、湊町、新濱町)人數雖然還是往上走,但已呈現飽和感。反而是鹽埕(北野町、鹽埕町、榮町、入船町、崛江町)人數快速成長,1933年的人數多半是1925年的兩倍之多,也可看到高雄市區的轉移。

 

1924-1933高雄市人口數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壽  町

 

172

262

325

392

431

435

508

523

541

哨船町

 

1629

1711

1772

1822

1808

1885

1894

1975

1899

湊  町

 

3836

4035

4300

4462

4704

4802

4804

4996

5321

新濱町

 

880

942

1058

1060

1132

1226

1199

1231

1150

山下町

 

2084

2249

2361

2474

2548

2591

2560

2587

2761

田  町

 

1263

1237

1679

1814

1973

2167

2468

2850

3277

北野町

 

1698

3540

3666

4128

5098

5845

6361

6838

7478

鹽埕町

 

5821

4763

5403

6225

7679

9396

9837

10572

11124

榮  町

 

581

648

874

830

861

1247

1221

1480

1492

入船町

 

1271

1383

1474

1892

2267

2651

2769

3078

3320

崛江町

 

1421

1523

1471

1618

1868

2213

2429

2418

2551

旗後町

 

5685

5834

6223

6435

6633

6619

6619

6742

7010

平和町

 

1809

2145

2350

2832

3036

3414

3524

3571

3745

綠  町

315

322

349

356

359

379

393

407

433

453

中  洲

1995

2023

2042

2075

2134

2204

2248

2216

2370

2439

前  鎮

1318

1348

1405

1420

1463

1484

1515

1572

1597

1621

戲獅甲

843

845

888

846

833

858

910

1013

973

976

過田子

110

92

111

132

137

184

206

249

269

291

苓雅寮

4321

4589

4678

4878

4994

4971

5158

5288

5409

5692

前  金

1057

1150

1170

1229

1405

1718

1923

2043

2279

2223

大港埔

407

403

420

437

464

484

503

542

604

631

林德官

645

626

637

663

672

661

679

718

699

757

大  港

542

552

614

650

663

737

780

837

876

883

三塊厝

2088

2266

2378

2644

2845

2999

3378

3320

3537

3951

內  惟

1911

1925

2015

2064

2065

2164

2349

2420

2473

2601

前峰尾

 

 

 

 

 

 

 

 

117

131

桃子園

 

 

 

 

 

 

 

 

2004

2062

合  計

42019

44291

47097

50351

54019

58880

64533

66925

72401

76380

資料來源:《高雄市制十周年略誌》,頁25-26。

 

    在此背景下,同樣鄰近高雄港的鹽埕開啟了它的黃金年代。不但高雄最早的幾間戲院:高雄劇場、館、壽星館均位於鹽埕,第一間百貨公司:吉井百貨及大型商場:銀座,也說明了鹽埕的繁華。從1930年開始,總督府更透過都市規劃,有系統的將行政機關轉移至高雄川(愛河)兩岸,1931年的高雄州廳,以及1939年的高雄市役所(高雄市政府),讓此地成為高雄的行政中樞,而1936年的高雄驛(高雄車站),也說明了儘管有了哈瑪星及鹽埕,但在蒸蒸日上的高雄港帶動下,高雄還是需要向外擴展。

    193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戰爭的逼近,台灣的發展進入另一個階段,高雄港也為之改變。1936(昭和11)年日本廢除華盛頓條約,並退出倫敦裁軍會議,及1937(昭和12)年中日戰爭的爆發,日本逐漸感到南方物資的重要性,決定進軍南方,執行南進政策,與原來的北進政策並進,採取兩面擴充政策,希望能以臺灣為中繼點,將以往的「農業臺灣,工業日本」轉型為「工業臺灣,農業南洋」,於是在臺灣積極推動工業發展,配合1930年代以後,許多電廠的陸續完成,尤其是1934(昭和9)年台灣電力公司的日月潭第一水力發電廠的完成,讓許多需要大量電力的工業,如鋁業、化學工業能夠進入台灣,也使得工業生產額,在1939(昭和14)年首度超越農業生產額。[3]

    這在當中,以高雄的地位最為重要,因為高雄港的地理條件,來自東南亞的原料,可快速運至高雄,再藉由港邊的工業區,加工成為半成品,再運往日本做為最後成品。[4]因此高雄成為本期中工業發展最為迅速的地方,因此於1937年啟動高雄港第三期的築港工程,

    第三期築港工程中,最重要是在戲獅甲地區形成一個新的工業區,並以軍需工業為主,尤其是鋁業及化學工業,於是在國家指引下,許多財閥進入戲獅甲工業區,投資建設大型工廠。

 

圖6為1940年代戲獅甲地區地圖,[5]可明顯看到,戲獅甲地區此時已變成重要的工業地區,沿港區設有日本鋁業株式會社高雄工場、台灣鐵工場、台灣窯業工場、台灣肥料工場、台灣畜產工場、南日本化學工場,在運河旁則有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場,一旁則有軍事營區。這些工廠多半興建於1939年之後,也就是總督府宣示「南進化、工業化」之後,可見此地是日本政府特意規劃,以軍需為導向的工業集中地。

20161106172843 58
1940年代高雄獅甲地區工廠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kaohsiung.aspx,檢索日期:2014年6月20日

在1930年代後期逐步形成的戲獅甲工業區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本鋁業株式會社高雄工場」,與「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場」、「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三者為此時期日本國內財閥在高雄市投資的最重要指標。日本鋁業株式會社是由三菱財閥,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廠則是古河財閥,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為日本曹達株式會社、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與負有政治任務的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共同投資,為此時期高市最大的投資案。三者所生產物資也都與軍需有關,「日本鋁業」是製鋁、「旭電化」及「南日本化學」為化學工業,充分展現其為戰爭服務的階段性任務。

除了這三者以外,尚有臺灣鐵工所、臺灣肥料株式會社、臺灣畜產興業、臺灣窯業工場四間工廠。若依性質分類,與化學相關為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場、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及臺灣肥料株式會社。這幾間工廠在日治時期的表現,其實不如預期,但這些工廠都是以往日本政府不願在台灣設置的重型工業,這不僅讓戲獅甲成為工業重鎮,也使得高雄成為台灣的「工業首都」。

    為了配合戰爭,不僅是獅甲變成了工業區,在左營也設置了軍港。中日戰爭(1937年)爆發後,日本為了要進軍東南亞,特別將左營旁的萬丹港,從一個小漁港,於1939年(昭和14年)搖身一變成為日本重要的海軍基地。

為了興建這個海軍基地,左營旁桃子園聚落及萬丹港的居民都被迫遷村,而大批軍事建設及宿舍也在西門舊城附近大興土木,城牆幾乎都被拆除,而為了維護軍事機密,不讓其他人登上龜山與蛇山窺視,附近居民也被迫遷出,原本與民眾最親密的城牆,如今被列為軍事保護區,只能由軍方進出。

1943年11月25日,美軍首次對臺轟炸,從此以後,空襲警報對台灣民眾不再陌生。1944年10月,美軍為了使雷伊泰灣(Leyte
Gulf )登陸戰能夠順利進行,避免日軍利用臺灣南下增援,派遣十七艘航空母艦,於臺灣東部沿海南北列陣,以龐大攻勢,轟炸臺灣的機場與港口。這場發生於10月12日至17日的台灣空戰,是臺灣史上規模最大的現代戰爭,高雄港因南進基地的地位,美軍動用一半以上的航艦兵力全力轟炸,港口設施、船隻等受損嚴重。

    1945年1月,美國特遣艦隊再度以十餘艘航艦轟炸臺灣。21日,列星頓(Lexington)、大黃蜂(Hornet)、漢考克(Hancock)、愛塞克斯(Essex)、提康德羅加(Ticonderoga)、蘭利(Langley)、聖哈辛托(San Jacinto)、企業(Enterprise)、獨立(Independence)等九艘航艦,竟聯合發動對高雄港一帶的攻擊,夜戰部隊更於晚間突襲大崗山機場、高雄港與左營軍港。這是美國海軍對臺灣單一攻擊區域的最大攻勢。高雄的軍事地位,可見一斑。

20161106172843 77

圖1  美國海軍轟炸機襲擊高雄港時,一艘日軍運輸艦於港內遭炸彈命中,爆炸粉碎。

圖像出處:Formosa Inland, Takao, 208-AA,
Box.177 (美國國家檔案館, NARA).

    1月的攻勢不算成功,因為壽山高射陣地同時護衛了高雄港與左營軍港,使低飛的艦載機難以接近。此後,轟炸高雄的任務遂由具備高空投彈能力的美國陸軍第五航空軍(5th Air Force)重轟炸機(B-24,
B-25)擔任。但轟炸任務逐漸演變為不分軍民的「無差別攻擊」。除了港口、機場、工廠等軍事目標,官署、市街、住宅竟也成為攻擊目標,鄰近高雄港的哈瑪星、鹽埕一帶,受災最鉅,幾成廢墟。5月30日,高雄州的統治象徵──高雄州廳也遭到炸彈命中,建物損毀嚴重,高雄港也在這一連串的轟炸中,接近癱瘓。

20161106172843 6

圖2  美國陸軍第五航空軍轟炸高雄港時拍攝的鳥瞰圖。圖中下方可見整個鹽埕區軍壟罩於爆炸濃霧之中,可見鹽埕區已成為高雄港區的主要攻擊目標。
圖像出處:Formosa Inland, Takao, 208-AA,
Box.177 (美國國家檔案館, NARA).

20161106172843 59

圖3  美國陸軍第五航空軍第22轟炸大隊第33轟炸中隊(33rd Bomb Squadron,
22nd Bomb Group),以B-24轟炸機於1945年6月4日轟炸高雄港時拍攝的鳥瞰圖。圖中左下方可見今歷史建築高雄驛至臺鐵高雄港檢車分段一帶遭到猛烈爆擊。

圖像出處:Formosa Inland, Takao, 208-AA,
Box.177 (美國國家檔案館, NARA).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奉命接收高雄港務局,12月1日高雄港務局成立,戰後首任高雄港務局局長陳竹梅也於12月到任。

    高雄港務局成立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高雄港恢復通行。高雄港當時大批沈船橫亙其中,僅有三百噸以下的船隻勉強可通行,因此港務局成立後首件工作就是清理航道,這也帶動了拆船業的興起,1947(民國36)年,高雄煉油廠委託高雄港務局興建苓雅寮18、19、20號輸油專用碼頭,到了1948(民國37)年,在大戰被炸毀的碼頭,除了新濱1、2號碼頭後,均已修復完畢,港口也逐步恢復運作,一直到1955(民國44)年4月,新濱1、2號碼頭也終告修竣,進入下一階段。[6]

約經過十年的復舊整建(1945-1955年),高雄港重上軌道後,開始進行下一階段的建設,這些建設包含六項工程:一、十二年擴建計畫。二、新商港區開發計畫。三、二港口開闢計畫。四、興建貨櫃碼頭計畫。五、穀倉中心計畫。六、過港隧道開闢計畫。[7]這些計畫完成後,不僅讓高雄港回到往日的榮景,甚至更上層樓,成為全球最大的貨櫃港之一。

     十二年擴建計畫是從1958年(民國47年)9月開始,到1970年(民國59年)9月如期完工,其工程重點為重新規劃高雄港區,及浚深航道、填築土地、建造碼頭與淺水岸壁,並解決原來存在於港區的土地問題。全部工程分為三期實施,第一期5年、第二期3年、第三期4年,共疏浚航道航道10公里、填築新生地534公頃,為高雄港帶來大量工業用地,方有新商港的開發、臨海工業區的闢建及加工出口區之創設。[8]

    十二年擴建計畫與美援有深刻關係。美國對台灣的援助最早始於民國37年,美國國會通過「援外法案」(Foreign Assistance
Act)。在該年度,分配給中國大陸工業部門7500萬美元的援款中,有500萬轉撥到台灣糖業公司、台灣鐵路局及台灣電力公司。不過美國對台灣提供大量且持續性的援助,則是在民國1950(民國39)年6月韓戰爆發以後才開始。

當時麥克阿瑟將軍(Douglas
MacArthur)來台視察,覺得從戰略觀點而言,台灣的戰略地位實在重要,應該給予台灣軍事協助,接著便成立美軍顧問團(Military
Assistance and Advisory Group, MAAG)。開始的時候只有軍事援助,但軍事援助來了之後,一定要有經濟援助來配合,美援開始大量進入台灣。

    美援撥款有計畫型及非計畫型之區分,美方希望各受援國家提出經濟建設計畫,做為其協助的依據,政府為了申請美援,從1953(民國42)年開始提出計畫性的經濟規劃,以四年為一期,簡稱為「四年計畫」或「經建計畫」。

    第一期計畫(1953-1956)執行之初有些倉促,當時美援的顧問公司、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臺灣省政府均有其各自之計畫,但均不盡理想,故行政院將相關單位予以合併,改組為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做為經濟計畫設計、審議及推動的專責機構,於民國1953年7月成立,旋即另行擬定〈臺灣經濟建設四年計畫〉,開始執行第一期的計畫。

回顧整個四年經建計畫,其對於臺灣的工業化發展有很大的幫助,政府透過此計畫將臺灣經濟慢慢引導上工業化的道路。以第一期的經建計畫而言,其在工業與農業的配置上,明顯以工業為主,在這四年的總投資金額中,投資在工業約佔72%,農業僅約佔28%。而從投資的來源看來,農業投資是以民間最多、政府次之、美援殿後;工業投資則是以美援最多,幾佔一半,其次是政府,最後才是民間。這可看出在四年經建的規劃下,多半的美援進入了工業部門,這也是工業從1950年代開始,慢慢能夠超越農業的關鍵。

第一期計畫雖然規劃匆促,執行績效亦不盡理想,但整體經濟仍有明顯成長,而工業為主的發展目標也在此定調,故於第一期結束後,繼續執行第二期的計畫(1957-1960),該期仍以工業為主,但美援與政府所佔比例開始降低,民間投資抬頭,無論是發展工業,或是扶持民間企業的目標,都見成效,也更加深政府以計畫經濟領軍的信心,繼續實施第三期四年計畫(1961-1964),第三期則以〈十九點財金改革措施〉為主,成功將台灣帶上出口導向的道路。第一階段的四年計畫共實施六期,直到1975年為止。

高雄港的擴建計畫也就在此背景下登場,第一期的擴建計畫(1958-1964)也是申請美援使用,但使用起來頗為不便,受了許多氣,加上台灣經濟起飛,因此在第二期就改為自籌經費。

高雄港是個條狀的潟湖,從一港口到大林埔共有12公里,寬度僅約2公里,而在日治築港及擴建之前,多半是養魚池跟淺灘,擴建時就是用淺水挖出來的土來填地,三期下來,共讓高雄港多了約600公頃的土地,中島、前鎮、小港、大林埔就是在此時期填築,後來的加工出口區、中船、中鋼、貨櫃碼頭也都是因擴建而來。

    擴建之前,高雄港的舊港區(22座碼頭 水深10公尺)僅能停1萬噸的船。當時台灣在美援帶動下,經濟持續發展,港口運輸量不停擴大,因此需要擴建高雄港碼頭。當時高雄港除了原有的22座碼頭,有10公尺水深之外,其他是很淺的潟湖,大約90公分左右的淺水,所以需要挖深並填地,才能做為將來發展碼頭的用地、倉庫等。這就是12年擴建最重要的目標。陳銘長回憶起他在擴建處的工作,表示當時經濟發展的速度相當快,原本做一個碼頭要2-3年,但為了配合急速的經濟成長,變成2-3年做兩個碼頭。第一期主要的中島商港區完成後,高雄港已有12公尺水深,可以容納上萬噸的船。

    第一期的擴建工程,今日主要可見的成果是中島商港區,中島商港區原是高雄港內的沙洲,擴建計畫時將其填土成為商港區。其原本並不在計畫中,後來因經濟發展太快,碼頭不夠,遂將其興建為碼頭,共有27座碼頭。日治時期總共才設立17座碼頭,而光是中島商港區就設立27座碼頭,不僅日後的第一座加工出口區在其上,連台灣第一座貨櫃碼頭也在這裡,可見其重要性。

    其後的第二期及第三期擴建,則陸續填築了前鎮、小港地區的碼頭,這些日後成為貨櫃中心、前鎮漁港及小港地區的中船、中鋼、臨海工業區的用地,也造就今日高雄港的風貌。

[1] 張守真,〈哈瑪星:擁有很多「第一」的現代化新市街〉,《高市文獻》20:2,頁8-39。

[2] 吳文星,〈日據時期高雄地區社會領導階層之分析〉,《高雄歷史與文化 第一輯》(高市:陳中和基金會,1994年4月)頁140。

[3] 蕭采芳,〈一九三○年代後期的高雄港與軍需工業〉(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頁30-43。

[4] 小林英夫著,何義麟譯,〈一九三○年代後半期以後的臺灣「工業化」政策〉,《臺灣史料研究》1(1993.2),頁135-146。

[5] 本圖標記年代為1921,但圖上各工廠最遲為1939年方建造,故該圖應為1940年代之情形。

[6] 楊玉姿、張守真,《高雄港開發史》(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8年),頁122-124。

[7] 張守真訪問,陳慕貞紀錄,《口述歷史  李連墀先生》(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6年),頁6。

[8] 吳連賞,《高雄市港埠發展史》(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5年),頁45。

本文作者:王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