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石化產業的歷史變遷

2014年7月31日晚上11點57分,高雄市區三多路、二聖路、凱旋路一帶發生氣爆,沿途炸毀超過4公里長的道路,並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傷。經過調查,此一震驚全國的高雄前鎮氣爆事件是因運送石化原料丙烯的管線外洩所致,由於高雄石化工業區多半位於北高雄的楠梓、大社、林園,但氣爆地點卻位於南高雄,這也讓高雄民眾驚覺石化地下管線存在於高雄各處,全高雄市幾乎都處於不定時炸彈之上。

高雄石化管線為何分布廣泛,必須從高雄石化產業的歷史發展看起。高雄石化產業源起自日治後期軍需工業發展下的煉油及化學工業,煉油是在左營軍港旁,北高雄後勁地區的「海軍第六燃料廠」;化學工業則在南高雄,高雄港旁獅甲工業區內「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場」、「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及「臺灣肥料株式會社」,戰後分別成為中油高雄廠(海軍第六燃料廠)、台鹼高雄廠(旭電化、南日本化學)、台肥高雄廠(臺灣肥料),台鹼後逐漸演化出台塑高雄廠,誕生了臺灣的塑膠產業,此為石化產業的中下游。在缺乏上游原料情形下,國家力量主導在中油高雄廠內興建一輕,並在附近形成石化聚落,不僅在中油高雄廠陸續誕生一、二、五輕,也在中油林園廠興建三、四輕,附近的仁武、大社工業區更成為石化中下游工廠聚集地,北高雄遂逐步取代南高雄,成為臺灣石化產業的中心,這也是高雄市區為何處處可見石化產業痕跡之歷史因素。

高雄市是臺灣少見的「工業都市」,日治前期隨著高雄港的興建,運用當地原料發展了水泥、磚窯、鐵工業等,後期則因為戰爭關係,發展鋁、化學、石油等軍需工業,戰後政府在此基礎上發展,增加了石化、鋼鐵、造船等工業,讓高雄成為臺灣工業火車頭。石化產業為其中關鍵產業,不僅主導高雄整體發展,更對臺灣經濟影響深遠,因石化產業幾乎都以高雄為軸心,直到六輕在雲林麥寮建廠後,才有其他重心,「石化王國」如抽離高雄則無法成立。但多年來對於石化產業的發展研究卻未與區域結合,無法看出高雄在此產業扮演的角色及對該產業之影響。

1980年代起,臺灣環保意識抬頭,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石化產業首當其衝,1987年的反五輕運動開啟產業與環境的拉拒,加上電子產業興起,傳統的工業開始式微,使得石化產業不僅面臨環境挑戰,也有城市發展的因素在內。高雄市從20世紀晚期起,開始尋找城市轉型,希望將原有工業區改為低污染的商業區,臨港的獅甲工業區成為「亞洲新灣區」,不僅有夢時代、好市多、宜室宜家等大型商家進駐,高雄展覽館及高雄市立圖書館等大型公共建築也在2014年啟用,未來還有旅運中心、輕軌捷運等經過,台塑第一座工廠也在2014年拆除為公園,宣告當地的工業區記憶僅將活在耆老腦海中。而另一個重鎮-中油高雄廠,在五輕抗爭時,政府宣布將在2015年遷廠,該廠址將做何用途?當地的環境,如後勁舊部落、中油宿舍區是否也會產生重大變化?高雄市政府、中油、當地居民都為此爭論不休。而大社、仁武、林園的環境,是否也會受此影響?都牽動著高雄市整體發展,更可看到產業與聚落發展間的關係。

1.獅甲工業區的建立與發展

石化產業為石油化學產業的簡稱,指的是以石油或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石油產品與石油化學產品的產業。石化產業分為上游、中游、下游,即「基本原料工業」、「中間產品工業」、「最後成品工業」:上游主要從事輕油裂解,生產石化基本原料,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中游則將上游的產品進行加工處理,生產出石化原料,包括塑膠原料、合成纖維原料、合成橡膠原料等;下游進而將中游所製各種中間原料製成產品,例如衣服、塑膠用品、清潔劑、等琳瑯滿目的產品。[1]

    台灣雖然早有煉油廠,但石化產業卻是在1950年代才開始發展下游加工業,中游、上游的發展則更晚。[2]當時美日等國多是由上游逐步往下游發展,但台灣的石化產業屬於「逆向整合」(Backward Integration)的模式,也就是由下游加工業開始發展,再建立中游產業,最後才興建輕油裂解廠,有了上游體系。中下游產業中,最著名就是塑膠產業,極盛時期甚至有「塑膠王國」的美譽,但追根究底,臺灣的塑膠產業卻是源於化學工業,塑膠產業的龍頭-台塑,第一個工廠設於南高雄獅甲工業區,該工業區是日治時期的化學工業重鎮,台塑建廠於此有其歷史脈絡可尋。而石化上游的第一個輕油煉解廠(一輕)同樣位於高雄,只是在北高雄的中油高雄廠內,其後在此周遭逐步發展仁武、大社工業區,以及林園的三輕、四輕,使得該聚落超越南高雄的獅甲工業區,成為臺灣石化重鎮,但綜觀高雄市,一南一北兩大工業聚落均與石化產業相關,也難怪地下管線會四處存在。

    也因此,要釐清高雄石化產業,必需從日治時期談起。日治末期,為了戰爭需要,在獅甲地區成立以軍需為主的工業區,引進台灣少有的鋁業、化學工業,不僅讓高雄的「工業都市」更為穩固,也奠定戰後高雄的工業基礎,同時間也在北邊的左營成立軍港,為提供港內軍艦所需燃料,在鄰近的後勁地區設立「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場」。兩者一在南高雄、一在北高雄,分別發展化學及煉油,但到戰後兩者卻逐漸整合,成為石化產業的一環,高雄地區重要的石化產業,就是起源於此時期,也可解釋為何高雄市的石化管線會分布在全市。

高雄港畔的獅甲工業區,在1930年代後期逐步形成的戲獅甲工業區中,最重要的是「日本鋁業株式會社高雄工場」,與「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場」、「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三者為此時期日本國內財閥在高雄市投資的最重要指標。日本鋁業株式會社是由三菱財閥,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廠則是古河財閥,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為日本曹達株式會社、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與負有政治任務的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共同投資,為此時期高市最大的投資案。三者所生產物資也都與軍需有關,「日本鋁業」是製鋁、「旭電化」及「南日本化學」為化學工業,充分展現其為戰爭服務的階段性任務。除了這三者以外,尚有臺灣鐵工所、臺灣肥料株式會社、臺灣畜產興業、臺灣窯業工場四間工廠。若依性質分類,與化學相關為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場、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及臺灣肥料株式會社。

20161106172839 41

圖1  1940年代高雄獅甲地區工廠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kaohsiung.aspx,檢索日期:2014年11月28日

在這三間化學工業中,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廠及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都是利用工業鹽所發展的鹼氯工業。燒鹼(氫氧化納)為重要化學原料,在造紙、煉鋁、煉鎢、人造絲、人造棉及化學藥品製造上相當重要。日本所用燒鹼原多半來自進口,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大藏省於同年12月主持「內外地鹽務緊急協議會」,擬定化學工業用原料鹽的增產計畫,規定臺灣必需要在1941年負擔25萬噸,因1937年臺灣產量僅5萬噸,為了達成此目標,在臺灣總督府主導下,由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臺灣拓植株式會社、日本曹達株式會社於1938年創立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以製鹽、利用苦磠副產品及發展鹼業為目的。[3]

到了1939年,上述三公司更在戲獅甲工業區附近成立南日本化學工業。其為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的下游,就是運用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所生產的工業鹽,以中野式電解槽製造燒鹼、鹽酸及漂粉。除了南日本化學工業外,同年(1939年)更早有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場的成立,該廠是由古河財閥投資,屬其化學部門,其設立則與1935年成立的日本鋁業株式會社有關,因煉鋁需要金屬鎂,因此日本陸軍看上具有煉製金屬鎂能力的旭電化,希望他們來到高雄設廠,供日本鋁業使用。[4]

上述南日本化學與旭電化高雄工場是屬於化學工業中的鹼氯工業,也是日治後期才開始冒出頭的新興產業,除此之外,化學肥料是臺灣早有發展的化學工業,尤其是日治前期「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政策下,農業所需的肥料如何精進,是當時臺灣總督府關切的議題,在政府的推廣下,臺灣農民漸漸由以往堆肥,轉採大豆粕及化學肥料,而也帶動日籍商人希望在此設廠生產化學肥料。台灣肥料株式會社早在1910年,由荒井泰治、藤崎三郎、古賀三千人等台灣商界名人共同成立,但一直無法與進口品抗衡,但進入戰爭時期,不管自日本或外國輸入均更加困難,於是台灣肥料在1940年重新申請,1942年在獅甲設立規模更大的硫酸及過燐酸鈣製造工廠。[5]

由上可知,在獅甲區域所設的工廠,幾乎都與戰爭脫離不了關係。不論是為了製造飛機的煉鋁業(日本鋁業高雄工場),或是為了提供煉鋁所需金屬鎂(旭電化高雄工場),或是原本就有,因價格不敵外國進口而關閉,如今為了戰爭,需要自給自足而重新生產(南日本化學、臺灣肥料高雄工場),都可看出獅甲工業區設立的初衷,與此相同的,還有為了供應左營軍港軍艦所需,位於後勁的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有趣的是,經過多年的演變,這些當年為了軍需而設立的工廠,戰後卻都演化成石化產業的中心。

    獅甲工業區的設立,為臺灣產業帶來了新方向,尤其是以鹼氯工業為主的新化學工業,不僅讓高雄成為確立臺灣「工業之都」的規模,戰後更在此基礎上,以台鹼、台肥為主,持續設立高雄硫酸錏、台塑等工廠,讓獅甲地區成為戰後初期化學工業重鎮。

    戰後國民政府接收高雄市,面對獅甲地區龐大的工業系統,國府將其接收成為國營企業,原「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場」及「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成為「台灣製碱公司高雄廠」。「台灣肥料株式會社高雄工場」成為「台灣肥料公司高雄廠」。其中臺灣製鹼股份有限公司是戰後國府將位於高雄的「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場」及「南日本化學工業」及位於台南的「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合併接收而成,該公司共有高雄、台南、安平三廠,高雄廠即是整合「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場」及「南日本化學工業」兩廠而成,先將「南日本化學」廠全部廠房修復,並把疏散於台中霧峰的器材運回,安裝完畢。而「旭電化」廠可利用的器材,全部拆移至「南日本化學」廠,修復完畢的高雄廠成為第一廠,於1946年9月開始出貨。[6] 在生產燒鹼的過程,會有剩餘的氯氣,如何利用氯氣,是一直困擾台鹼的問題,台鹼曾於1950年代後期研究製造氯乙烯、聚氯乙烯、二氯乙烷等小型生產設備,甚至1959年美援運用委員會一度建議台鹼公司利用剩餘氯氣製造氯化銨,做為肥料之用,台鹼也編列預算,計畫建廠,但臺鹼也考慮到農民的接受程度。而1957年建廠的台塑,以氯氣為原料製造PVC塑料粉,當1959年台塑擴大產量時,經濟部同意所需氯氣均由台鹼提供,這使得台鹼解決了氯氣剩餘的問題,於是氯化銨建廠計畫就胎死腹中,成為台塑原料的提供廠商。[7]

    獅甲地區化學工廠另一系統是以化學肥料為主。日治時期主要的化學肥料公司為「台灣電化」與「台灣肥料」兩間,「台灣電化」擁有基隆及羅東兩間工廠,「台灣肥料」則擁有基隆與高雄兩間工廠。因此在1946年5月1日資委會與行政長官公署合辦的「台灣肥料有限公司」成立時,「台灣電化」基隆工廠為第一廠、「台灣電化」羅東分工廠為第一廠羅東分廠、「台灣肥料」基隆工廠為第二廠、「台灣肥料」高雄工廠為第三廠,另因日本原在新竹市籌建未成立之「台灣有機合成株式會社工場」,此也一併接收成為第五廠。[8]

    日治時期在臺灣建構的臺灣化學肥料工業,主要分成兩部分:一是過遴酸鈣,主要原料為燐礦石,加硫酸讓它轉變為可溶於水,位於獅甲的臺灣肥料高雄工場就是以此為主。另一種類型是氰氮化鈣、尿素石膏等,這是以電石(碳化鈣)為基礎的合成工業,電石在臺灣的應用已有一段時間,因其是以石灰石為主原料配合電力生產,而臺灣生產石灰石,故從1916年起,位於台北松山的臺灣電氣工業株式會社開始生產電石,後於1921年由臺灣電氣興業株式會社收購,1927年電石事業轉移至新設的羅東電化工廠。1935年於基隆成立的臺灣電化株式會社,也有生產電石。戰後國府接收,電石生產就成為臺灣肥料第一廠的主要產品。而電石也是塑膠工業的原料之一,在臺灣塑膠工業發展初期,電石可加水生產乙炔做為聚乙烯的原體,也成為塑膠原料的主要來源,直到1974年臺灣塑膠原料全改由輕油裂解生產的乙炔為止。[9]因此雖非位於高雄的台肥三廠所生產,但對於台塑建廠初期相當重要。

戰後獅甲地區除了延續日治時期的工廠外,最重要的新建工廠有二:一是1951年1月開工的化學肥料工廠「高雄硫酸錏廠」,另一則是臺灣塑膠產業的起點:1957年的台塑高雄廠。由下圖1957年獅甲地區地圖可見,當時獅甲地區為高雄重要的工業地區,有台鋁、台肥、台鹼,以及台灣窯業、台灣畜產,戰後興建則以的高雄硫酸錏及許多木業公司。此地已成為化學工業的主要聚集地(台肥、台鹼、硫酸錏)因此當政府要發展民間的塑膠產業時,選在具有群聚效應的獅甲地區,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

20161106172840 9

圖 2  1957年間獅甲地區工廠分布示意圖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kaohsiung.aspx,檢索日期:2014620日。

2.臺灣塑膠公司與臺灣塑膠產業發展

    台塑的誕生與美援有關,台塑創建初期主要生產聚氯乙烯(PVC,Poly Vinyl Chloride),迄今屹立不搖,當時PVC主要原料是氯氣和電石,氯氣是台灣碱業公司的副產品,電石是肥料公司所生產。電石(碳化鈣CaC2)遇水生成乙炔(C2H2),再將乙炔與氯化氫(HCl)合成製出氯乙烯單體(VCM),VCM再聚合製成PVC。有趣的是,氯氣是有毒的氣體,台碱在製程排放的氯氣,為恐貽害環境和人體,需花費購買石灰加以吸收,再運往外海拋棄。[10]1953年冬,工業委員會、美援會、美國安全署台灣分署,以及擔任技術顧問的美國懷特公司認為,應利用台碱廢棄餘氯為主要原料,製造生產聚氯乙烯塑膠粉(PVC)。[11]當時經濟安定委員會(以下簡稱經安會)內部對於這個工廠究竟是要民營或公營爭論許久,分為公營和民營兩派。公營派以台肥和台碱最積極,認為PVC塑膠前途有利曾一度爭取。民營派以經安會主委尹仲容為主,也獲得美方支持,美國認為美援目的就是要培養台灣的民間企業,因此在副總統陳誠及財政部長嚴家淦的支持下,決定將這座PVC工廠交給民間來辦理。[12]但究竟要交給誰呢?

尹仲容原先屬意的是何義,因為出身永豐集團的何義擁有永豐化工,對於化學工業並不陌生。製造塑膠時須使用的電石,於製造肥料時也會使用,而永豐何家在日治時期即銷售肥料,因此尹仲容挑選何義並不意外。[13]但何義經過研究後,認為台灣當時塑膠下游產業並不充足,每天大約只能消化2或3噸PVC粉,但根據行政院規劃,新工廠每天需生產4噸,如此每月將有一半生產的PVC粉無法銷售,因而中途退卻。[14]

此時政府需要另找投資者,否則美方將會把78萬的援助撤回,後來,在工業委員會嚴演存博士的撮合下,王永慶毫不猶豫接下這項重要的投資。1954年初,王永慶、趙廷箴、張清來、陳天信等投資創立福懋塑膠工業公司(以下簡稱:福懋),並會同懷特公司作成PVC廠計劃,於1954年2月送美國華府,同年5月核准P/A四二四五號器材貸款798,000美元。[15]福懋雖獲得美援貸款,建廠過程歷經一些波折。1956年動工建廠,1957年3月完工,亦即後來的台塑高雄廠,4月更名為台灣塑膠工業公司,5月26日正式生產,月產120噸。這是我國第一座生產PVC塑膠原料的工廠。

    台塑雖順利開工,卻面臨兩大難題:一、生產過剩。創廠初期生產規模是當時全世界最小的,只有日產4公噸,且台灣內部市場需求規模小。二、生產成本偏高。PVC國際行情每噸售價800美元,台塑產量少、成本高,外銷市場沒有著落。[16]王永慶為解決此困境,以「增加產量、降低成本」、「推廣銷售、擴大市場」,以及「建立從原料到加工的經營體系」等三項策略。

    中下游系統的建立,對於臺塑發展相當關鍵。1958年南亞塑膠加工公司成立竣工,[17]廠房設置在台塑高雄廠旁,生產PVC加工製品(二次加工),產品有膠布及膠皮等。待南亞技術漸成熟後,又成立新東塑膠的三次加工工廠,1961年初開工,生產雨衣、尿布、塑膠皮包等。[18]這些產業策略不僅奠定台塑PVC在台灣內部的基本市場,從而帶動塑膠加工廠紛紛建立,進而擴大內部市場的需求。新東後來併入南亞,[19]南亞統合PVC下游的二次與三次加工產業。1967年台塑向政府申請設立聚丙烯腈纖維(Polyacrylic
Fibro,即奧龍類纖維)工廠,即前鎮台麗朗廠,日產4噸。南亞和前鎮台麗朗廠乃是台塑向下游加工業發展的代表。

    至於PVC上游產業亦即VCM之製造。VCM生產方式歷經電石法和乙烯法兩階段,1977年台塑淘汰電石法全面改用乙烯法是為分水嶺。然而,乙烯法主要原料石油腦卻為中油所掌控,直至1993年台塑宣布六輕動工後才逐漸得以充分掌握此一產業。因此,台塑在PVC上游產業的發展約以1977年和1993年分為三階段。

    台塑以PVC為核心發展出上下游龐大產業群,因而得以充分控制生產成本與銷售市場。回顧上述台塑發展歷程,1960年代乃是其運用電石法得以首度充分掌控塑化產業鏈的年代,從而奠定往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即使後來同為生產PVC的公司如華夏塑膠(1964)、國泰塑膠(1965)相繼成立,皆難以與其匹敵。此外,在1972年台塑仁武塑膠廠開工生產之前,台塑PVC工廠僅高雄廠一處,產能從創廠120噸每月提升至2,100噸每月(1963年),[20]可見台塑創建的前十五年間,其生產的核心重鎮即為高雄廠。

3.中油高雄廠與北高雄石化聚落的形成

發展自南高雄的臺灣塑膠公司是石化產業中的民間代表,但實際上,台灣的石化產業甚具政治性,尤其是上游的輕油煉解,自一開始的第一輕油裂解工廠(一輕)就是由政府主導引入,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政府皆積極介入石化產業的發展。1970年代起,一直維持上游公營的政策,到了1980年代後期開放後,台塑才得以興建六輕。[21]

    一輕位於北高雄的中油高雄廠,中油高雄廠為中國石油公司接收「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接收後開始積極興工修復,前後來台之器材數量達5000噸,新添器材價值約合300餘萬美金,但在1946年底雖大致修復完畢,但還不能運轉,主要是因高雄港疏浚工程遲遲無法完成,萬噸油輪無法靠港以及電力線路無法完成供電所致。[22]因此到1947年7月才開始煉油,[23]逐步修復後,不但產量日增,更成為發展台灣石油化學工業的龍頭,但在一輕興建後,才正式跨入石化產業。

一輕計畫是由美國國民製酒公司NDCC
(National Distillers and Chemical Corporation)在1963年與中油洽談後設立,計畫設立一輕生產乙烯,在台生產低密度聚乙烯(LDPE),該廠就設在後勁中油高雄廠裡。[24]石化業的投資金額很高,建廠設備與購買國外技術都花費甚鉅,但是風險也高,比如說一座石化廠的規劃設計需要2年、建造需要3年,[25]然而5年後若是景氣不好,投資的數百億、甚至數千億就可能無法回收。因此早期輕油裂解廠建造之前,會先找好中游廠商承攬原料。[26]一輕時,1965年NDCC在台獨資成立台灣聚合化學品公司(簡稱台聚,中游廠商)預計生產LDPE,1966年由美國進出口銀行同意貸款五百萬美金為興建一輕之用。1968年5月,一輕完工,兩廠開始一起生產。

一輕的年產量預訂為5.4萬噸乙烯,但實際上,這個廠的生產並不符合經濟規模(現在最小經濟規模是年產量30萬噸乙烯)。當時台聚是一輕唯一的客戶,而且只用掉五分之三的產量。[27]為了用掉另外五分之二的產量,後來又成立台灣氯乙烯公司(台氯),生產氯乙烯,用來製作聚氯乙烯PVC。[28]基本上,建設一輕就是中油執行政府的政策任務,不是為了獲利。此時期一輕的獲利率因政府補貼的因素,無法進行準確的評估。但是台聚公司於第一年的獲利率就達13.6%,之後每年幾乎都維持在20%以上,非常可觀。

1970年代後,美、日等國的石化廠陸續因公害問題停止擴建,1973年下半葉,又因石油危機,導致台灣上游輕油裂解廠因油料緊縮而減產,且下游製程所需的中間原料也進口短缺。[29]1971年,由於國內的塑膠和合成纖維等工業迅速發展,亟需烯烴原料,[30]經濟部與中油開始籌劃二輕,一樣建在後勁的高雄煉油廠內,年產乙烯23萬噸,約為一輕的4倍。1973年,在當時行政院長蔣經國的主導下,二輕納入十大建設,並為中游廠商設立仁大、林園石化工業區,國內石化產業成為進入快速擴張的時期,逐漸形成完整體系,此時北高雄已取代南高雄,成為重要的工業聚落區。

因一輕、二輕的產量無法滿足中下游業者的需求,1973年1月,台塑聯合20幾家石化業者申請民營三輕,當時的經濟部長孫運璿認為輕油裂解與煉油相關,煉油則是國家的重要財源、國防物資,公營是既定政策。再者,基本原料不能被壟斷,政府有責任防止不公平競爭,以免下游中小企業的生存受影響。故而拒絕其申請,仍由政府興建。[31]原本申請三輕下游產品的民營企業約有40家,1978年2月,二次石油危機席捲世界,因經濟不景氣,多家退出,原本的三輕計畫只好改為前後兩期,前期為三輕(林園)、後期為四輕(林園)。[32] 雖然孫運璿聲明完成二輕、三輕後,不再擴張石化業的規模,但四輕仍因市場壓力而興建。[33]

但因台灣不產石油,兩次的石油危機暴露了台灣發展石化產業的這項弱點。1980年代上半葉,政策轉向,政府開始限制石化業擴張,鼓勵中游廠商外移。時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明確指出,石化業應朝向高附加價值的特用塑膠發展。1982年起,政府積極發展資訊、電子、汽車等產業,籌建新竹科學園區,石化業的地位產生動搖。[34]但1984年2月,行政院長孫運璿中風,內閣改組,俞國華接掌後,政策再度偏向石化業。1986年5月,新內閣火速同意五輕計畫;6月同意六輕開放民營,9月核准台塑投資六輕。

1980年代中旬起,解嚴前後的臺灣進入新時代,以往因經濟發展而犧牲的環保開始受到注意,解嚴同年(1987年)的五輕興建,引起後勁當地居民長達三年的抗爭,最後在政府承諾25年後遷廠,於1990年動工。六輕的興建同樣引起激烈討論,最後從宜蘭輾轉至雲林麥寮落腳,而原預定設於台南及彰化的七輕及八輕則在眾多反對意見下無疾而終,也使得臺灣石化產業仍舊以高雄為中心,這也使得當地社區與石化產業的關係備受注目。

4.石化產業與當地社區之關連

    對於高雄而言,石化產業與當地社區的關係也是頗值得關切。南高雄的獅甲工業區,在興建之初就與當地聚落有所距離,後來居住於此者,多半是與產業相關者,如台鋁宿舍的台鋁新村或是聯勤兵工廠在此設立之眷村,而在石化產業大量轉移至北高雄,以及其他國營企業如台鋁、台機、硫酸錏、等因虧損變賣或遷移後,此地成為市府積極開發的新市區,從「多功能經貿園區」到今日的「亞洲新灣區」,成為結合會展產業、商場的新商業中心,是工業區轉型的範例。

    但位於北高雄的石化產業專區則不像獅甲工業區,與當地居民維持一定距離。不論是後勁、大寮、仁武、林園均有原有聚落,其中以後勁對環境抗爭最為激烈,1990年的反五輕運動結束後,當地居民仍舊堅守反對五輕的立場,不停透過教育及宣傳,要求政府遵守2015年遷廠的承諾,在氣爆事件後,中油已表示會準時遷廠。而遷廠後,從日治時期即已存在的中油高雄廠及中油宿舍區該何去何從,引起高雄居民關注,尤其未受污染的中油宿舍區,保存日治時期原貌,具有歷史價值,中油希望將其變賣,引起當地居民及市府反對,當地居民組成「油廠文化生態保存協會」希望能將此地保存,市府文化局更指定社區日式建築為古蹟,引起中油反彈,2015年後此地聚落會呈現何面貌,也值得觀察。


[1] 謝俊雄、徐英傑主編,《臺灣化工史第二篇:臺灣現代化學工業史—發展期(1951-1985) :石化工業的興起與傳統化工業的成長》(台北市:台灣化學工程學會,2012),頁65。

[2] 謝俊雄、徐英傑主編,《臺灣化工史第二篇:臺灣現代化學工業史—發展期(1951-1985):石化工業的興起與傳統化工業的成長》,頁63-65。

[3] 陳慈玉,《連續與斷裂─近代台灣產業與貿易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14年),頁40。

[4] 高淑媛,《臺灣近代化學工業史(1860-1959)》(臺北:臺灣化學工程學會,2012年),頁217-218。

[5] 高淑媛,《臺灣近代化學工業史(1860-1950)》,頁192-195。

[6] 〈台灣製碱股份有限公司(1946年12月)〉,《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光復初期台灣經濟建設(中)》,頁97-99。

[7] 陳慈玉,《連續與斷裂─近代台灣產業與貿易研究》,頁50-54。

[8] 〈台肥有限公司概況(1950年12月)〉,《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光復初期台灣經濟建設(中)》,頁293-505。

[9] 高淑媛,《臺灣近代化學工業史(1860-1950)》,頁202-204。

[10] 〈氯氣、電石、PVC 記一則化「腐朽為神奇」的故事〉,《聯合報》,1958年12月12日,第5版。

[11] 〈美援貸款出爾反爾 五月核准七月變卦 福懋塑膠公司損失千萬〉,《聯合報》,1955年8月14日,第4版。

[12] 黃德海,《台塑打造石化王國》(台北:天下遠見,2007年),頁18-19。

[13] 高淑媛,《臺灣近代化學工業史(1860-1950)》,頁192-195。

[14] 〈氯氣、電石、PVC 記一則化「腐朽為神奇」的故事〉,《聯合報》,1958年12月12日,第5版。

[15] 〈美援貸款出爾反爾 五月核准七月變卦 福懋塑膠公司損失千萬〉,《聯合報》,1955年8月14日,第4版。

[16] 王永慶,《生根・深耕》。台北:宇晨企業,1993,頁15-16。〈氯氣、電石、PVC
 記一則化「腐朽為神奇」的故事〉,《聯合報》,1958年12月12日,第5版。

[17] 行政院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第279次會議,〈南亞塑膠加工公司請准結匯向日採購塑膠布製造機器一案〉,1960年9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館藏,館藏號:50-279-021。

[18] 郭泰,《王永慶奮鬥傳奇》,頁22-24。王永慶,《生根・深耕》,頁20。

[19] 王永慶,《生根・深耕》,頁21。

[20] 〈公司大事紀〉,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網頁,網址:http://www.fpc.com.tw/j21c/cus/crp/Cclc02.do,檢索日期:2014年6月20日。

[21] 瞿宛文,〈產業政策的示範效果一台灣石化業的產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7(台北:1997.9),頁130。

[22] 〈高雄煉油廠  修復竣工〉,《台灣新生報》,民國35年11月27日,第5版。

[23] 〈中國石油有限公司台灣區事業(1949年元月)〉,《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光復初期台灣經濟建設(中)》(台北:國史館,1995年3月初版),頁30-39。

[24] 王振寰,〈國家機器與台灣石化業的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8(台北:1995.2),頁14。

[25] 瞿宛文,〈產業政策的示範效果一台灣石化業的產生〉,頁119。

[26] 王振寰,〈國家機器與台灣石化業的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頁19。

[27] 瞿宛文,〈產業政策的示範效果一台灣石化業的產生〉,頁107。另,丙烯、丁二烯皆因沒有需求,並未分離取出,而是摻入液化天然氣裡,供家庭燃料用(參見:王振寰,〈國家機器與台灣石化業的發展〉,頁14)

[28] PVC是五大泛用塑膠(PE、PVC、PP、PS、ABS)之一,必須透過塑化劑改變其軟硬度,及安定劑(常是鉛、鎘、鋅等重金屬)來避免它因高溫而裂解,因此現在PVC已經被稱為毒塑膠。

[29] 王振寰,〈國家機器與台灣石化業的發展〉,頁15-16。

[30] 謝俊雄、徐英傑主編,《臺灣化工史第二篇:臺灣現代化學工業史—發展期(1951-1985) :石化工業的興起與傳統化工業的成長》,頁72。

[31] 瞿宛文,〈產業政策的示範效果一台灣石化業的產生〉,頁130。

[32] 王振寰,〈國家機器與台灣石化業的發展〉,頁17。

[33] 呂季蓉,〈地方派系、社會運動與環境治理:以八輕在雲、嘉設廠決策分析為例〉,(台北市: 政治大學博士論文,2006),頁14。

[34] 王振寰,〈國家機器與台灣石化業的發展〉,頁20。

本文作者:王御風、吳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