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夜行列車及高雄火車站噴水池

百年前的夜行列車及高雄火車站噴水池

文/王御風

今年是民國100年,全國各地都在慶祝建國百年,令人好奇的是,百年前的高雄,當時民眾最關切的話題是什麼?

百年前,臺灣在總督府的統治下,已邁入第16個年頭,高雄的重要性逐漸顯露,尤其是1908年(明治41年)縱貫鐵路通車及高雄港重新修築後,橋頭糖廠的糖經由高雄運往日本及其他各地,成為臺灣最重要的港口之一,高雄也在這些重大工程帶動下,急速起飛。

在百年前的1911年(明治44年),高雄最熱門的話題,除了填海造陸的新市區(今哈瑪星、鹽埕一帶)進度如何外,最讓高雄民眾期待的,就是在年底開跑的夜行列車。

1908年縱貫鐵路通車後,臺灣民眾首次感受到交通的便捷性,從基隆到高雄,僅僅需要一天的時間,與以往相較,可說是天壤之別。到了1911年,總督府希望更進一步,開設「夜行列車」,讓民眾一覺醒來,就已到達目的地。

實際上,在開辦每天的固定班次前,「夜行列車」已先行實驗,當年在台南舉行的「南部物產共進會」,鐵道部就特別在台北召募「南部觀光團」,當天搭乘由台北晚上九點發車的列車,第二天早上七點到達台南,此次實驗大受好評,也堅定鐵道部執行夜行列車的計畫。

1911年12月1日,首班夜行列車準時準時由基隆出發,行經台北時,更是冠蓋雲集,大家齊來迎接這歷史性一刻。由以下時刻表可見,夜行列車分為南下、北上,南下由基隆車站於晚上8點20分發車,第二天早上8點25分抵達高雄;北上由高雄於10點25分發車,第二天早上10點54分發車,約需12小時。今日看來有些緩慢,但在百年前可是極為方便的創舉,開通沒多久,媒體即報導,高雄的旅館營業額掉了五成,因為大部分的人都跑去搭夜車,這恐怕也是當時未料及的副作用。

20161106172814 86

當時媒體所報導的夜行列車時刻表
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111111日第2

除了夜行列車通車外,當時火車站(今日高雄港站)前的噴水池也在1911年12

月底完工,由當時照片可以看到,以四顆椰子樹圍繞的噴水池,成了進出高雄最醒目的地標,代表熱帶風情的椰子樹,也讓到達高雄的旅客感受到南國風情。

20161106172814 82

 圖一:舊高雄火車站,噴水池及椰子樹是極醒目的地標(cca100062-hp-cp2003_009_003ss-0001-i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藏

火車站前噴水池與椰子樹也成為高雄市極具代表性的地景,如圖二日治時期介紹高雄市的明信片中,就特別以站前椰子樹及噴水池做為主要取景,忽略一旁的火車站。1931年(昭和6年),著名臺籍畫家廖繼春也特別以此為主題,創作了《有椰子樹的風景》,並入選第十二回帝國美術展,成為臺灣美術史上重要作品,也留下高雄火車站前最美麗的身影。只可惜在二次大戰時,該火車站已被炸毀,如今我們也只能透過照片與畫作來回憶百年前的高雄火車站風采。

20161106172814 95

圖二:日治時期介紹高雄市火車站的明信片,特別強調椰子樹與噴水池(cca100062-hp-kh2000_001_059ss-0001-i)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藏

20161106172815 29

圖三:廖繼春的《有椰子樹的風景》,取景高雄火車站前椰子樹及噴泉,並入選第十二回帝國美術展,為臺灣美術史上重要作品。(台北市立美術館館藏)

本文作者:王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