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台灣過去百年,因氣候暖化年均溫增加約攝氏1.3-1.4℃;在降雨部分,百年來的總雨量雖無明顯變化,但全島平均總降雨日數於過去30年,每10年減少6天;年平均降雨強度,在過去30年,有增多趨勢。台灣現今的天氣現象呈現「溫度上升,降雨日少但強度增強」的特性,比以前更容易引發氣象災害。

    2015年春季的台灣,因2014年豐水期的降雨不足,面臨了水資源不足的危機與挑戰。根據水利署往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雨量豐枯期的差異相當大。每年5月~10月因梅雨和颱風帶來豐沛降雨,是為豐水期,11月~次年4月伴隨降雨減少,是為枯水期。台灣北部因有東北季風降雨,豐枯季降雨量比值約為6比4,中部比值約是8比2,但到了南部,因東北季風降雨多未能到達南部,使其比值達到9比1。政府不斷透過許多政策或科技運用,期能妥善處理水資源供需調配等問題,卻也常面臨著各產業間爭取水資源的問題。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2003~2012年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水資源中,農業用水佔76%,其次是生活用水為16%,工業用水為8%。而從水資源供給端而言,供水來源主要透過水庫供水約佔20%、河川引水約佔53%與地下水約佔27%。台灣長期以來的水資源運用來源有二,一是由降雨所形成的地面水
(河川、湖泊),二是地下水。近來因超抽地下水,發生地層下陷問題,使地下水之使用比率逐漸降低,讓水庫及河川用水之重要性相對提高。

    此外,過去半世紀以來,伴隨政府發展高科技產業與人口之漸增,用水需求日益增加,但在台灣水資源運用方面,卻衍生一些問題:一、地表水引用量因河川水質汙染而日漸降低;二、地下水超抽的區域範圍未能有效降低,造成部分低窪地區有地層下陷之危急情況出現;三、水庫集水區因豪雨增多,地表沖刷產生大量泥沙,使水庫之淤積量逐漸提高,儲水功能相對降低。一旦降雨不足,便容易造成農業、工業及民生三大用水間的爭取水源問題。

    台灣現階段經濟發展以發展高科技產業為主,但相關環境工安之配套管理措施仍有改進空間,不時會傳出水汙染之情形,如2013年底高雄後勁溪被鄰近科技大廠汙染的事件引發社會嘩然。廢水處理的成本較高,業者一旦便宜行事,很容易便釀成汙染事件。水汙染影響國民健康甚鉅,並牽涉到整個國家產業結構、地域產業發展與生態等課題。水污染將使地面水可供使用之比率縮減,在現行運作的水庫存有泥沙淤積導致儲存功能降低的背景之下,水庫有效儲蓄水源降低,若再加上水汙染降低地面水之有效使用量,使台灣對降雨量減少時期之承受力便相對降低,存有潛在之水資源調適問題。

    針對水資源之運用與調適問題,政府相關單位已朝幾個方向,擬定對應之水資源管理策略,期能建構安全的水資源體系。如:一、開拓多元化的水源,減少水源浪費(如海水淡化開發水資源,建立合理水費價格);二、加強區域性的水源調配(如提高農田灌溉效率、加強工業汙水回收利用、降低自來水漏水率);三、利用山麓間豐沛的伏流水進行地下水人工補注(如屏東縣來義鄉二峰圳)。

    這次十年大旱對台灣而言是危機,亦是轉機。國人透過此次乾旱將深刻體驗到限水所帶來的種種不便,進而體認善用水資源的重要性,平時做好節約用水,強化水資源用運效能,期以減緩旱象之衝擊。

  20161106172907 70

▲ 因降雨不足,促使河川水源不足而河道乾枯。

(圖片來源:何彥廷攝)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蔣忠益∣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游保杉│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

名詞解釋

伏流水,意為降雨時,部份降雨會滲入地表下土壤內,形成側流流入之河川,因於地表下礫砂地層內流動,流速較為緩慢,極具有開發的潛能。

延伸閱讀:

環境政治(二):治水不力 泰國問題仰賴區域協作治理〉、〈生活處處皆過濾:水淨化的魔術師〉、〈台灣氣候變遷報告─第四章台灣地區氣候變遷,2011〉〈台灣氣候變遷推估研究,大氣科學,2014年9月〉、〈經濟部水利署:全球氣候變遷與台灣水資源永續發展策略〉。

本文作者:高玉馨、王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