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考古是指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臺南園區(簡稱南科)進行的考古調查工作,範圍包含臺南市的新市、善化及安定等三區。

從地質資料顯示,這一區域地理環境,在距今1萬多年前,因全球性冰河期結束,海平面上升,淹沒於海水之中,但隨著曾文溪與鹽水溪的大量沖積,加上臺南臺地的構造運動影響,海岸線逐漸向西延伸。直到距今5000年前,此地區再次受到海水入侵的威脅,不過此現象持續不久,大約是距今4700年前左右,河水沖積作用較盛,使得園區所在範圍逐漸從沼澤地帶變為陸地,發展方向是從東北向西南延伸,並開始有了人類活動遺跡。

南科的古文明可分為6個文化發展階段,年代範圍從距今5000年前至300年前。因所處環境屬沿海水域地帶,故在這些不同的文化層堆積中,發現到大量且豐富的海洋生態遺物。

從灰坑及墓葬中發掘的海洋生物遺存得知,各文化層都有出土一定數量的魚類遺骸,例如大坌坑文化時期(5000~4200B.P.)的南關里及南關里東遺址中,發現到海洋動物遺骸有軟骨魚類及硬骨魚類,其中軟骨魚類可辨識的魚種有鯊魚、鋸鱝(鰩)、魟魚等;硬骨魚類則透過耳石,可辨別出主要的種屬有黃花魚屬、叫姑魚屬及海鯰屬的斑海鯰等,這都是底棲性群游性的沿海魚類,證明了南科園區內古代聚落在沿海捕撈活動的蹤跡。

除了食用外,魚骨、牙另可製作成工具及飾品,例如利用鯊魚脊椎骨及牙、鋸鱝(鰩)帶鋸齒型的前喙、魟魚的尾刺等大型魚類的骨牙磨製成骨尖器及矛鏃型器;並在南關里東遺址可見將灰鯖鮫(尖吻鯖鯊)、白眼鮫(鐮狀真鯊)的齒牙穿孔製成墜飾作為陪葬品。

魚類遺存也可反映出古代社會的捕撈技術,如網墜魚卡子及紡輪等與捕撈有關的工具,在南科考古的各文化層都有發現。

魚卡子用途是引誘魚類,如同今日釣魚的釣鈎,引誘魚吞食,使其卡在魚嘴中而趁機釣起,多以骨、角材質製成,其形式是兩端尖頭,中段呈弧形。

紡輪是作為捻繩的工具,以陶土手捏成形後燒製而成,質地可分紅褐色泥質、灰黑色泥質等,形式是中間穿孔,有圓形、三角柱形,圓盤形、算珠形等,尺寸大約多在5公分左右。在南科大湖文化遺址中,發現女性墓葬以紡輪,而男性墓葬則用網墜陪葬,此現象顯示出大湖文化社會中的性別分工關係。

透過南科考古出土的魚類遺存,不僅反映出南臺灣古代社會的漁獵生活,也顯示此一地區水域環境變遷,這都是透過考古學家的發掘與研究,才得以讓這片地底下豐富文化面紗被一一揭露,期待南科分館興建完成後,讓更多人認識南科的古文明與考古發現。

20161106172808 58

▲南科南關里東遺址出土墓葬,頸部留存有穿孔灰鯖鮫鯊魚牙。(圖片來源:李匡悌 提供)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李匡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閱讀

李匡悌,〈貝殼的故事〉,《文化視窗》572003):36-38

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先民履跡——南科考古發現專輯》(台南縣政府文化局,20069月)。

臧振華、李匡悌,《南科的古文明》,南科考古發現系列叢書之一,(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2.12

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先民履跡——南科考古發現專輯》(台南縣政府文化局,20069月)。

臧振華、李匡悌,《南科的古文明》,南科考古發現系列叢書之一,(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2.12)。

臧振華、李匡悌合著,《南科出土文物選粹》,(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4

臧振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地下的古文明南科考古搶救計畫

李匡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考古學研究的科學趣味:凡發生過的必留下痕跡同位素分析的考古應用

葉長庚,史前人環境資源的利用(PDF)

本文作者:陳虹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