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晚上11點57分,高雄市區三多路、二聖路、凱旋路一帶發生氣爆,沿途炸毀超過4公里長的道路,迄今計有31人死亡、280人受傷。

20161106172845 94

▲2014.08.01氣爆後隔日下午現場(盧昱瑞攝)

事實上,7月31日傍晚17點左右,民眾已經聞到瓦斯味,20點46分消防局接獲報案,至現場處理,根據SOP噴灑水霧;並通知中油、中石化、台電、台鐵等市府所知的管線所有者至現場,其後要求中油、中石化關閉管線,但因尚未確認外洩氣體,業者並未配合。20點23分,環保署南部環境毒災應變隊5名隊員到場協助,以檢知管檢測排除瓦斯的可能性後,接著以各種儀器逐一篩測,23點20分確認外洩氣體為丙烯,此時中油始說明有管線提供李長榮化工(簡稱榮化)運送丙烯,雖然已通報榮化人員至現場,但為時已晚。

事發後,高雄地檢署成立專案小組調查事故原因。就資料顯示,高雄目前有3條丙烯管線,7月31日當晚僅華運倉儲至榮化大社廠這條管線運作,該管線於20點34分出現壓力異常下降,20點49分丙烯流量完全停止。20點55分榮化大社廠向華運反映未收到丙烯,21點20分,華運重新輸送但壓力未上升。21點40分至22點10分雙方關上閥門各自進行保壓測試後,認為一切正常。21點15分開始供料,23點35分居住於前鎮的華運孫姓領班到廠表示二聖路與凱旋路丙烯外洩,下令關閉管線,22分鐘後爆炸。榮化丙烯管乃由中油於民國79年以油管名義所設,其後高市府鋪設下水道箱涵時,將原本應置於箱涵上方的管線以穿過箱涵的方式施做,一方面管線鋪設以來從未維護檢修,另一方面管線又極易因水氣鏽蝕,造成此次丙烯外洩的7×4公分破口。

整起事件,高雄地檢署於2014年12月18日偵結,起訴高雄市政府、李長榮化工及華運公司等12人。高市府四名官員,包括副市長、水利、工務、捷運局長也因此事件請辭獲准,檢方並約談釐清其責任。經濟部長張家祝也在此事件中辭職,由原政務次長杜紫軍接任。

該起事故令人驚愕,也引發社會恐慌,民眾紛紛質疑:「為什麼人口密集的市區會埋設如此危險的石化管線?我家地底下、我每天行走的道路底下也有管線嗎?」接踵而來的是政府對管線分布資料的建置、管理與公開與否等問題。此外,更直指核心的是,高雄淪為石化工業城的無奈身世及產業轉型、環境正義等議題再度受到關注。

本文撰寫於2014年9月,更新於2015年8月。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延伸閱讀:〈沈建全/石化災難 罄竹難書 〉、〈何明修:高雄邁向後工業化的艱困道路〉、〈油管不准回填,然後呢?

本文作者:王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