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大東公園」的忘憂之路

大多數人可能知道「大東文化藝術中心」,但不一定知道鳳山「大東公園」,大東公園就位在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對面,高雄捷運大東站1號出口出來即可到達。讓我們以 Google maps 來瞧瞧大東公園與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的相對位置。

20170811132558 49
圖片來源:google maps

這一年來大東公園常以「迷你版忘憂森林」登上各種遊玩網誌和新聞版面,不過比起大東藝術文化中心的光鮮亮麗,大東公園可說是有著一段更貼近鳳山身世的過去阿!而這樣的過去便緊扣著鳳山隨著當政者而波動的城市發展面貌,不囉嗦~讓我們從有文史地圖記載的日治時期開始。

20170811132610 56
1898 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 ( 明治版 ) 。圖片來源:GIS─高雄百年歷史地圖

【日治時期的周邊發展】

圖中可以看出,在 1898 年時,大東公園還是在鳳山城之外的範圍,是柴頭埤的原址,當時埤塘已開始淤積並逐漸轉為濕地地質,仍是一片綠意盎然的自然景觀 ( 綠色範圍是現今大東公園的範圍,橘色範圍則是現今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及大東國小的區域 ),也可以看出當時主要發展的區域為城牆內的鳳山街區。

日本人於 1895 年來到台灣後,便大規模對台灣進行詳細的調查、盤整及規劃,可粗分為前後期[註1]:
1.前期 1895-1920:鳳山街仍為高雄地區行政中心,但地位逐漸下滑,人口呈現停滯狀態,後來在鳳梨及糖等產業帶動下,逐步復甦。
2.後期 1920-1945:在民間經濟帶動下,景氣回穩,在 1930 年代藉由大型公共建設(街役所、公會堂、神社、自來水)等環境改善工程,如溝渠整治、填平魚塭等,使得鳳山更適宜居住,也有了鳳山神社的出現。

另教育單位「大東公學校」於 1938 年增設,校地由私人捐贈,而捐贈土地的就是鳳山的傳奇大家族─彭家(第一屆高雄市參議會議長彭清靠之家族,參與調處二二八事件及高雄大屠殺事件後對國民黨政權極度厭惡,其子為《台灣自救運動宣言》之撰寫者彭明敏教授,又被稱之為「台獨教父」),大東公學校因位置鄰近大東城門外,便取名為大東,大東門又稱朝陽門(已拆除),與同儀門又稱小東門(今東便門)。

從鳳山神社、大東公學校和鳳山溪可作為相對位置,看出今大東公園概略的佔地範圍。

20170811132643 60

【戰後的侵略與抹除】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台灣因歸屬日本,且為日本重要之南進基地而成為美軍轟炸之目標,對當時繁榮的鳳山也造成不小的衝擊,從上右圖之航照影像也可看出美軍空投後的炮窟,1945 年日本戰敗後,國民黨來台宣稱其為政府統治者,開始將過去公共建設進行掠奪侵占 ( 也就是國民黨為人詬病之部分黨產來源 ),抑或是更改其名稱及用途:
大東公學校:更改為大東國小,並派任官員至教育機關中,控制台人的思想與教育,並在1957年被指定為「民族精神教育示範國小」,可見當時國民黨利用公家資源之手段,對台人進行全面性的思想控制。
鳳山神社:在黨國去日本色彩的行動當中,從原先的神社,轉變為暫時的停屍間 [註2],最後改建為鳳山醫院。

20170811132719 53

【前身─黨國治下的中正公園】

從上述討論約略可知周邊發展緊扣著台灣的身世,而本篇所探討的大東公園,從上圖中可看出 1969 年仍為田地,在 1984 年的航照影像可發現其正在興建各項設施,原本的柴頭埤就在 1980 年代開啟了他轉變為公園的一生,在當時取名叫做「中正公園」,可想而知,當初的興建是為紀念國民黨所認為之「先總統蔣公」,耗資新台幣 2 億餘元,是相當大手筆的公園建設投資,
同時間也建設了「國父紀念館」,兩處之使用目的及建設如下:
國父紀念館:過去高雄縣之藝文競賽及文化展演活動 (如:國中小之合唱比賽、演唱會等) 皆須在國父紀念館中演出,館內入口處設置蔣中正銅像,並規定進入時必須向銅像行三鞠躬禮。
中正公園:設置「松竹梅門眉」及涼亭供民眾休憩,並綠化環境,緊鄰慈恩圖書館及老人活動中心。

黨國思想之灌輸與頌揚,除了可以從建築物及公園之命名中看出,也一路從教育競賽到民眾之休閒生活之規定中展現,而黨國特有之「宏偉」及「中國式」意象也影響了公共建築體之樣貌,這些意象所衍伸出之設施,可從《鳳山市志》中回顧。(※中正公園標誌上的石獅也有他一段身世,讓我們後面幾篇再來解答。)

20170811132741 70
(左圖) 中正公園標誌 (右三圖) 松竹梅門眉 圖片來源:鳳山市志

20170811132753 56
中正公園涼亭 圖片來源:鳳山市志

這種「黨國式」且與台灣地方風土無關的公共建設大量的被設置在我們的生活空間中,這就是當政者握有權力,能夠形塑並改變國家風貌的最佳證據:

『當時能夠決定城市該是甚麼樣子的在位者及規劃者,在思想上、情感上都在建設上投射了某種「祖國風情」的想像。』

但正面來說,中正公園周邊之建設對民眾則是有幫助的,包括綠地的建設、由企業出資增設的慈恩圖書館,以及向各方籌資興建的鳳山老人活動中心,都增加鳳山的綠地覆蓋率、社會福利與活動空間,但城市及公共空間的規劃與建設取自於人民,便應用之於人民,公園不該是用來紀念威權統治者為目的而增設的空間,更不應該是投射某種遠離地方風土的想像,真正為民眾的需求設想,打造舒適且具休閒目的的空間,才是公共空間設置最大的目標。

20170811132817 54
(左圖)1999 二萬五千分之一經建版地形圖 (右圖) 2016 標準地圖 圖片來源:GIS─高雄百年歷史地圖

【大東園區的誕生】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為大東園區的主體,而此藝術中心之所以設立於此地點的因素如下:
1.學齡人口不斷下降,大東國小的學童人數隨著趨勢銳減
2.前高雄縣沒有一個設備較完善的文化空間供民眾使用

前高雄縣政府便選址於大東國小設立「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在 2012 年 3 月正式啟用,縣市合併後,為配合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周邊之環境優化,中正公園便於 2011 年開啟了大東公園改造工程,並正式更名為大東公園,分六區兩期程,第一期呼應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第二期則是改善既有公園設施;分為藝文草原區、休閒運動區、景觀綠地區、生態溼地教育區、社區活動區與濱水步道區,於 2012 年 9 月完工啟用。

20170811132842 89
大東公園分區示意 圖片來源:大東公園改造工程

這一兩年來,民眾前往大東公園休憩的頻率增高,卻也凸顯大東公園的安全問題,如:溺水事件頻傳、木棧板年久失修、老舊設備生鏽且過於尖銳…等,也顯示台灣近幾年雖在公園及公共空間的建設上有所進展,但對於公共設施的維護仍需加強與督促,眾多立意良善的公共空間都在這種「虎頭蛇尾」的處理過程中,一步步走向蚊子公園或蚊子館。

【小結】

大東公園的轉變可以說是政治力影響鳳山公共空間樣貌的範例,鳳山古城自清朝一路發展至今,經歷多個政治體的治理與規劃,由地圖的發展我們看出其從一開始的埤塘,日本神社與公學校的設立,黨國式的洗腦宣揚,到現在開放式的公園,都可以看出當政者對區域規劃的影響,更不用說是對鳳山整體政治經濟及民主思維的影響,回扣到現今社會正在談的「轉型正義」與「正名運動」,當公共空間真實為民眾所擁有,且名稱不再是以歌頌獨裁者為目的,打破威權政府對民眾灌輸之觀念 ( 獨裁者才能帶給人民好的空間 ),讓民眾能在公共空間中感受到生活品質的提升及對地區文史的了解,打造民主共和的精神與意志,如此回頭看過大東公園的一生,終於能從殖民體系的命名及規劃中被解放,那麼,其被稱之為忘憂森林才能算是當之無愧且具有象徵意義的所在啊!

—-

[註1] 王御風,日治鳳山街之變遷初探,歷史臺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 第九期
[註2] 郭人豪,歷史課本之外的歷史08 台灣的神社紀錄片,自 5:03 提及鳳山神社影音資料

本文作者:高雄好過日 常務理事 李雨蓁

本文由高雄好過日授權刊登,特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