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政中心到文化觀光重鎮─舊高雄市政府(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之變遷

從市政中心到文化觀光重鎮

舊高雄市政府(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之變遷*

一、前言

高雄市[1]為南台灣第一大城市,其設市歷史已90年。今日高雄市、屏東縣區域於明鄭為萬年州及萬年縣、清代為鳳山縣,主要行政中心在左營(今高雄市左營區)、鳳山(今高雄市鳳山區)兩地,日治時期因縱貫鐵路通車、高雄港築港等因素帶動高雄市之發展,方於1924(大正13)年設市,成為高屏地區行政中心。

高雄設市後,高雄市役所(今高雄市政府)先設於哈瑪星湊町(今高雄市鼓山區),後於1939(昭和14)年遷至鹽埕榮町(今高雄市鹽埕區),1992(民國81)年再遷至苓雅區四維大樓迄今。高雄市政府在鹽埕區一待就是53年,這53年也是高雄市人口突破百萬,蛻變為南部首府的關鍵時期,對高雄市發展極為重要,該建築也成為高雄市重要地標,對高雄市民有深刻意義。1992年後改設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更是台灣第一座城市型博物館,仍為許多外地觀光客至高雄市必經之地,此一建築見證了高雄市60多年來的變遷,其興建及發展過程值得討論。

二、日治哈瑪星高雄市役所(1924-1939

1924年原高雄街升格為高雄市,是高雄設市之始,市設市役所掌理全市。1924年之市役所設於哈瑪星湊町,1939年遷至鹽埕榮町,此為日治時期高雄市的兩代市役所。以下先介紹位於哈瑪星的第一代高雄市役所。

高雄市內最早發展是在旗後(今高雄市旗津區),故初期行政中心亦設於此。1895年5月日本統治初期,打狗隸屬於臺南縣鳳山支廳,8月行政區劃改變,打狗隸屬臺南民政支部鳳山出張所,設打狗事務所於旗後街。後行政區劃多次改變,1901(明治34)年全台改為三縣四廳時,首度設置打狗支廳,隸屬於鳳山廳下,打狗支廳仍設於旗後街。1905(明治38)年6月4日,打狗支廳改設於哨船頭,行政中心由旗後轉移至哨船頭。

1908(明治41)年高雄築港工程開始進行,對此地產生重大變化,築港工程同時以填海造陸方式,興築高雄市新市區,也就是今日南鼓山的哈瑪星。1908年5月1日,為配合高雄築港,鳳山廳公布「打狗市區改正計畫」,實施地點僅於旗後、哨船頭及位於哈瑪星的湊町,由於當時對新市區發展尚未完全瞭解,故該計畫是以哨船頭打狗支廳為中心,半徑約2公里範圍內所擬定。[2]

1909(明治42)年地方行政區域重新調整,全台由20廳改為12廳,本地由臺南廳打狗支廳打狗區役場管理。打狗支廳設於哨船頭街,下轄打狗、苓雅寮、左營、埤仔頭四區,打狗區役場則設於旗後街。[3]哨船頭與旗後仍為行政中心。

隨著築港工程進行,哈瑪星等新市區發展迅速,1908年所規劃之都市計畫區域過小,無法應付未來成長需要,1912(明治45)年實施「打狗市區改正擴大計畫」,以高雄川(今愛河)以西為範圍,[4]哈瑪星與鹽埕均在內。

    哈瑪星及鹽埕均為1908年高雄築港後新填的區域,透過市區改正計畫,擁有棋盤式街道,初期發展以哈瑪星為主,不僅擁有棋盤式街道、電力及自來水供應,還有下水道(排水溝),是當時最先進的新市區,並陸續興建打狗停車場(1908年)、湊町市場(1912年)、打狗尋常高等小學校(1913年)、打狗郵便電信局(1913年)、打狗醫院(1914年)、打狗公館(1915年)、打狗支廳廳舍(1917年)等公共建築。[5]

    1895年日人治台後,對於公共建築的興建,就是以廳舍、學校、郵便局、醫院、市場為主,[6]這些建築也陸續在哈瑪星矗立,可見這是日人在高雄地區所打造的新市區。而代表日人治台威嚴的官衙廳舍,初期都借用舊有官署或廟宇,許多建築物都破損不堪,1902(明治35)年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巡視南部時,就認為此現象不僅會對於職務上造成困擾,也有損地方行政的威信,關係到統治權力的消長,因此決定補助經費逐步興建,以期讓台人對日人統治心悅誠服。[7]

    在此背景下,各地方廳舍陸續興建,哈瑪星在1912年填築完成後,即著手將原位於哨船頭的打狗支廳轉移至此,1917年新的打狗廳舍落成,不僅象徵此地區的行政中心已由哨船頭改至哈瑪星,其雄偉建築配合鄰近的郵便局(郵局)、台灣銀行、打狗停車場(打狗火車站)等,形成打狗地區的政治及金融中心,打狗支廳在此時期發展格外重要。

20161106172824 17

1:高雄郡役所,1924年設市後改為高雄警察署,今日仍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所藏 cca100062-hp-ph037_145ss-0001

1920年,行政區域重劃,台灣劃分為五州二廳,今日的高雄市及屏東縣、澎湖縣為高雄州,高雄州下轄九郡,原打狗街屬於高雄郡。而同時間也更換許多地名,打狗改為高雄,打狗街也就成為高雄街,高雄州廳及高雄郡役所均設在高雄街,此時高雄街正式超越鳳山街,成為高雄州的行政中心。但因州郡政府剛成立,尚未有新的辦公場所,故先以1915年興建的打狗公館做為高雄州廳,高雄郡役所則設於1917年新建的原打狗支廳,兩者皆位於哈瑪星,可見高雄街及哈瑪星已成為高雄州的行政中心。

因高雄州廳、高雄郡役所均設於高雄街,地位逐步提升。1921(大正10)年2月3日,高雄州以告示19號公布「高雄街市區擴大計畫」,規劃新都市。此計畫範圍擴大至高雄川以東之前金、苓雅寮等地,計畫面積約900公頃,[8]以高雄州廳為中心,半徑約2.5公里為範圍所擬定之新市區,[9]做為建設高雄州新行政中心都市的藍圖。

20161106172824 32

圖2:1923年高雄港平面圖,圖中可見高雄設市前後,市區仍以哈瑪星為主,鹽埕雖已興築,但仍未完全發展。(資料來源:高雄地圖樣貌集)。

1924年12月25日,原高雄街升格為高雄市。12月26日上午9時10分,高雄市放煙火10發,家家戶戶也懸掛國旗慶祝,同時亦進行揭牌儀式,將高雄街役場改為高雄市役所,高雄郡役所改為高雄警察署,高雄郡郡守岩多本助亦升任為首任高雄市市尹(市長)。[10]

高雄郡役所既然廢止改為高雄警察署,12月26日下午1時舉行閉所式以及警察署的開廳式,由原郡守岩多本助主持,其致詞大略為:制度改正以來,有4年3個月,幸無大過,得至今日,皆諸君之努力也。今後市之行政,雖與警察分離,然如人由母體之郡署而生出市役所與警察署者也,酷似兄弟,當共協力,增進安寧幸福。隨即舉行警察署開廳式。[11]

新高雄市役所開廳式則於當日下午3時舉行,該市役所是向山下汽船株式會社購買其單身宿舍改建而成,[12]位於哈瑪星湊町(今日高雄市鼓山區鼓波街代天宮址)。新任市尹岩多本助及市協議員、職員及來賓共同參加,由警務部長州野代理高雄州知事致詞,後由新任助役(副市長)福原本輝代表職員、前高雄街長高橋傳吉代表市民、前高雄街副街長鐸木直之助代表高雄市協議員(市議員),各行敘禮,後在大家高呼萬歲中散會。

新任市尹岩多本助致詞大意為:地方制度改正以來,賴街當局努力,成績有可觀者。今也,一躍而昇為市。不肖不德不才,拜市尹之命,能否全其職責,所深憂慮,只仰各位同情援助。竊為高雄之地,素負重大使命,將來多要施設,欲斟酌其緩急,努力建設,甚待市民和衷協同之力也。[13]

20161106172825 6

31924年高雄市設市後的高雄市役所,位於哈瑪星,今已不存,改建為代天宮。(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cca100062-hp-ph037_144ss-0001

高雄市成立時,為何捨棄1917年興建的高雄郡役所,另購買山下汽船株式會社單身宿舍改建為高雄市役所,因無資料,並不清楚源由。但高雄市設市後,發展極為迅速,1924年全市人口為41,247人,到了1933(昭和5年)年人口數為76,380人,幾乎成倍數成長,在人口擴增下,高雄市區逐步往鹽埕移動。而高雄市內的重要行政機關,無論是高雄州廳,或是高雄市役所,均是成立時借用舊舍,不僅沒有象徵性,且內部狹隘老舊,無法符合所需功能,亟需另謀新址改建。

高雄市分別於1924、1926、1928、1929、1931年辦理局部地區的變更計畫。其中在1929(昭和4)年的變更計畫,主要是配合新的高雄州廳移往前金所辦理,此計畫更帶動高雄市行政中心向東移動。[14]1931(昭和6年)年4月7日,高雄州廳正式遷移至前金(今高雄市前金區河東路高雄地方法院院址),高雄市發展邁入新局。

20161106172826 1

41930年及1931年興建於愛河畔的高雄州廳及青年會館,也開啟愛河兩岸為高雄市行政中心的一連串建設。(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cca100062-hp-kh2003_008_155_0004ss-0001

1932(昭和7)年10月10日高雄州告示190號公布「大高雄都市計畫」,主要於鹽埕榮町、前金地區,此計畫中利用整治高雄川(今愛河)所獲得的高雄川沿岸新生地,指定為為官公署用地,供州廳及相關官署機關使用,讓此地區成為高雄州及高雄市的行政中心,高雄市役所亦因此規劃搬遷至此區域。

1935(昭和10)年8月29日高雄州告示114號公布「大高雄都市計畫」,補充了高雄市其他地區的都市規劃,[15]是以高雄州廳為中心,半徑約4公里範圍擬定的計畫。[16]其中為了抒解高雄港車站及鐵路兩旁的擁擠情形,於三塊厝新劃設火車站用地,即為1941(昭和16)年落成的新高雄火車站(今日之高雄火車站)。由此可見高雄市市區發展,在政府透過都市規畫及公共建設下,有計畫的移轉。

值得注意的是,從日治時期歷次市區改正及都市計畫可見,高雄市的發展,主要是以高雄州廳為中心進行規劃,高雄市役所只是在此規劃藍圖中的重要配角,但隨著歷史發展,卻成為高雄市的重心。

三、日治鹽埕高雄市役所(1939-1945

    1931年高雄州廳遷至前金,帶動高雄市新的發展,並規劃愛河兩畔的前金、榮町地段為新的市政中心,陸續興建了青年會館(1930)、高雄州廳(1931)、高雄州商工獎勵館(1938)、高雄市役所(1939)、大橋(1940)等。上述建築反映日治後期當局欲塑造高雄市的形象。

新高雄市役所於1939年9月16日完工啟用,位於大橋(今中正橋)畔榮町2丁目22番地及北野町5丁目77與78番地,均為整治高雄川(今愛河)後的河川新生地,由於面向今日中正四路的主建築屬於榮町,一般人遂以榮町為市役所址。[17]其與之前完成之高雄州州廳、高雄州商工獎勵館,並列為當時最能展現日本帝國「南方玄關」氣勢之建築。

    高雄市役所之興建源自第四任高雄市尹(市長)小林儀三郎,其於1934(昭和9年)年1月完成規劃,總經費35萬圓,預計2年內完成。但開始執行時,卻遇到許多問題,首先是土地取得。[18]

市役所所需土地約6,000坪,其中4,000坪為陸軍憲兵隊所有,2,000坪為市民黃量所有。憲兵隊土地需以其他州有地交換,此一進度相當緩慢。1934年9月小林市尹去職,接任之第五任市尹松尾繁治繼續協調,才解決此一棘手問題。[19]但民間土地也因價格問題無法取得,土地所有人黃量原開價每坪40圓,市府認為太貴,遲遲未談妥,也讓市尹在市會還被議員質問,直到1936年4月20日以每坪25圓成交,才使得市役所工程得以進行。[20]

小林儀三郎留下之問題不僅於此,陳中和物產曾捐贈市府圖書館興建費用5萬圓,其條件為需將陳中和的半身雕像放置在新市役所玄關。此消息一經披露,引起反彈聲不斷,後來松尾市尹變更設計,開闢一間放置高雄市歷史沿革、相關產業等參考資料的紀念室,並計畫將陳中和雕像置放其中,才解決此問題。[21]

20161106172826 90

圖5:1936年高雄市役所設計圖,可見為前棟四層、後棟二層,氣勢雄偉之建築物(資料來源:台南新報1936年10月30日夕二)

    工程延誤產生的新問題是物價飛騰,1937(昭和12)年2月追加工程費10萬圓為45萬6千圓才得以興建。[22]市役所基礎工程於1937年1月4日正式動工,動土儀式於當天上午10時30分進行,由代理州知事高原、松尾市尹、須江市助役、桑名市土木課長、中村一造等重要政商人士參與。[23]

  當年12月完成基礎工程,松尾市尹則於11月退休,由第六任市尹宗藤大陸接任。同年7月的七七事變,中日全面開戰,更使得物價繼續上揚,許多建築材料更受到配給限制,也使得經費繼續追加,並更改設計,最後共花費51萬8千6百圓才完工,不僅比當初計畫經費多出48%,且有許多原設計無法落實。[24]


20161106172827 43

6:興建中的高雄市役所(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1939212日第5版)

市役所之建築為日人大野米次郎設計,由清水建設負責興建,於1938年(昭和13年)開始施工,1939年9月16日上午舉行啟用典禮,典禮先舉行宮城遙拜、合唱國歌,後由土木課長報告施工概況、市長宗藤大陸以及鈴木府地方課長代理總務長官分別致詞,共有500多位參與此盛會,包括屏東市長、前兩任高雄市長小林儀三郎及松尾繁治,還有捐款興建者,如陳中和家族之陳啟貞均到場祝賀。[25]

高雄市役所的建築式樣是「帝冠式」建築,此為日治後期所發展出來的新建築式樣,精神為和洋融合,以西洋古典建築屋身,結合日本古典傳統的皇宮大屋頂而形成,具有宣揚日本國粹之精神。

此建築與日本邁入戰爭時期有關,日治初期的公共建設,與當時日本的建築風潮有關,流行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如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台灣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總督府博物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高雄郡役所等均為如此,建築物雖然雄偉,但元素均來自西方,並沒有太多日本原來的建築特色。但隨著日本國力的增強,以及戰爭的爆發,日本要強調自身特色,因此就有了結合日式屋頂及西洋建築屋身的「帝冠式」或「興亞式」建築。[26]

在台灣,帝冠式建築並不多,但多半集中在高雄,這與高雄在戰爭時期的地位有關。武官總督制在1936年復活,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此時的政策是以首位復任的武官總督小林躋造宣示的「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化」為主,大批軍需產業工廠,如「日本鋁業株式會社」的高雄工廠,與「旭電化工業高雄工場」、「南日本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紛紛在高雄港設廠,使得高雄成為「工業大城」,也是「南進門戶」,[27]這也讓此時高雄市的公共建築呈現與台灣其他城市不同的樣貌。

從1931年的高雄州廳開始,高雄市許多公共建築就有融合部分日本元素,1939年的高雄市役所及1941年的高雄驛則是「帝冠式」建築代表,而1940年代興建的產業金庫高雄支部則是「興亞式」建築代表,[28]這可看到這波高雄市公共建築的特色。而高雄市役所與高雄驛均為清水建設所負責營造,[29]除了兩棟代表此時高雄的「帝冠式」建築外,清水建設也於1940年(昭和15年)興建了橫跨高雄川,聯結州廳與高雄市役所的大橋(今日中正橋),讓橫跨高雄川的前金、榮町行政區域往來更為便利。

20161106172827 72

7:高雄市役所之設計圖,可看出其帝冠式特色,及前棟四層、後棟二層之建築。(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20161106172828 29

8:落成後之高雄市役所(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市役所為前棟四層、後棟兩層之建築。一樓主要為辦公場域,各單位之辦公室均集中於一樓,尚有助役(副市長)之辦公室(見圖13之復原圖)。二樓前棟則是市尹(市長)之辦公室,以及會議室、正廳及紀念室,後棟則為食堂與倉庫(見圖14之復原圖)。三樓及四樓僅前棟才有,三樓為貴賓室、四樓為涼台。清楚可見此建築前後棟有職級上的明顯差異,一樓有副市長辦公室、二樓為市長室、大禮堂及正廳、三樓為貴賓室、四樓為涼台,[30]這也是戰後為何僅保存前棟之主因。

20161106172828 51

圖9:高雄市役所一樓原設計平面圖(資料來源:〈高雄市廳舍新營費ニ對シ州費補助認可指令案(指令第八○九○號)〉,《臺灣總督府檔案》)

20161106172828 82

圖10:高雄市役所二樓原設計平面圖(資料來源:〈高雄市廳舍新營費ニ對シ州費補助認可指令案(指令第八○九○號)〉,《臺灣總督府檔案》)

20161106172828 17

圖11:高雄市役所三樓原設計平面圖(資料來源:〈高雄市廳舍新營費ニ對シ州費補助認可指令案(指令第八○九○號)〉,《臺灣總督府檔案》)

20161106172829 32

圖12:高雄市役所四樓原設計平面圖(資料來源:〈高雄市廳舍新營費ニ對シ州費補助認可指令案(指令第八○九○號)〉,《臺灣總督府檔案》)

20161106172829 45

圖13:高雄市役所一樓復原圖(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繪製)。

20161106172829 16

14:高雄市役所二樓復原圖(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繪製)。

    1939年的高雄市役所,是一棟極具代表性的建築,可說是1930年代後,主政者對於高雄市想像的縮影。高雄市是從1908年築港後,才逐漸成形的新都市,台灣總督府透過歷次的市區改正、都市計畫,形塑這個都市的特性,隨著都市人口的快速成長,高雄市市區由哈瑪星轉移至鹽埕,總督府也利用高雄川的新填築地,以及鹽埕外圍的前金,做為新市政中心的集中地,並以1931年的高雄州廳為中心,規劃下一波高雄發展的藍圖。

    隨著戰爭的爆發,高雄市更成為「工業化、南進化」的南進基地,不僅在高雄港旁的獅甲地區構築了以軍需工業為主的工業區,此時的公共建設,更為了反映此時代性,採用和洋融合的帝冠式建築,宣示日本的主體性,最為人所知即是1939年的高雄市役所與1941年高雄驛,這也讓高雄市役所成為最能代表該時代的建築。

四、戰後鹽埕高雄市政府(1945-1992

    1945(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華民國接管臺灣,高雄市也邁入新的階段。日治時期,高雄市發展及規劃是以高雄州廳為中心,但戰後行政制度改變,改採省縣市三級制,高雄州撤銷,改設高雄市及高雄縣,並於1950年(民國39年)改為高雄市、高雄縣、屏東縣三縣市,高雄市內最高行政機構為高雄市政府,原高雄州廳改設為高雄地方法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後,10月25日於臺北市舉行臺灣省光復受降典禮,11月1日起,接管省屬各機關。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於11月7日制頒臺灣省州廳接管委員會組織通則,並設立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及台東廳、花蓮港廳、澎湖廳8個接管委員會,展開接管作業。高雄市之接管作業於11月8日,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指派新任市長連謀辦理接管業務。[31]

負責接收的高雄市長連謀於同年11月8日上午7時15分由臺北搭火車到達高雄,並於9日下午2時在市政府前廣場舉行歡迎大會,連謀市長也發表演說:本人承陳長官命擔任高雄市長,於昨晚抵此,承各界熱烈歡迎,非常榮幸。我們昨早從臺北出發,沿途各站前皆有許多臺胞鵠立迎送,令人無限感激,本人此次非為做官而來,是為臺灣服務而來,一方為市民謀福利,一方為國家建設,陳長官抵台後發表幾項原則,即希望於不知不覺中,圓滑接收,做到:一、工商業不停頓。二、行政不中斷。三、學校不停課。務期減少損失,便利市民。至於一般施政方針,本人素以三民主義為中心思想,接收後之工作著重下列數項:一、清除污穢,注重衛生。二、調整學校,改進教育。三、修建房屋,整頓市容。本市受空襲損害最大,重建工作為艱難,當先聽取各方面之意見,交由主管機構詳加審核後,再由本人做最後決定,以期集思廣益、盡善盡美。[32]

    日治時期高雄市之行政建設是以高雄州廳為主軸,依當時接管辦法規定,由高雄市政府接收,並預定為光復後高雄市政府的新址,但連謀上任後視察發現,該地遭美軍轟炸破壞損毀甚烈,復舊工程需費頗鉅,於是放棄將市府設於州廳,仍設於市役所。[33]

這使得高雄市政府這棟建築,陰錯陽差成為高雄市的主軸,讓原本有計畫性,一路由公共建設帶領,向外擴展的高雄市就此停頓,停留在愛河西岸的鹽埕,也讓戰後初期的高雄市,重心全放在鹽埕,但戰後復甦極快的高雄市,民間力量仍積極往外擴展,因失去政府的規劃領軍,也就與日治時期呈現極大差異。

戰後初期的高雄市政府大樓內,不僅有市府員工在此規劃市政,當時選出的高雄市最高民意機關:高雄市參議會亦設立於此。1946(民國35)年3月24日選出31名高雄市參議員,4月13日上午9時在市政府大禮堂舉行成立典禮,並選出彭清靠為議長、林建論為副議長。

參議會成立後就在市府內辦公,一開始在樓下,後來搬遷至二樓大禮堂旁,一直到1948年(民國37年)4月10日才搬至大智路114號辦公。[34]也因此在1947年(民國36年)爆發二二八事件時,以市參議員為主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亦位於市府內,也造成後來彭孟緝派兵鎮壓時,在高雄市政府發生的慘案。

二二八事件發生於1947年2月27日的台北,高雄市在3月3日才出現動亂,當日由台北南下的民眾數百人,由台南乘卡車進入高雄,台南工學院的學生也陸續抵達高雄,與高雄當地民眾匯集後,展開高雄二二八事件。4日凌晨,各警察局線路多被割斷、失去聯絡,員警武器多被民眾劫去,甚至許多台籍員警也加入群眾陣營,[35]再加上同日屏東市也爆發「三.四事變」,群眾士氣大振,市區也進入混亂狀態,高雄市長黃仲圖開始召集地方人士,商討對策,試圖弭平混亂,但徒勞無功,市區一片混亂。[36]

5日,市參議會依照台北方式,於市府組織高雄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當日下午,市長黃仲圖、議長彭清靠及群眾領袖涂光明、范滄榕、曾豐明,希望就民間提出之「和平條款」,上山與彭孟緝談判,但彭不允許。6日上午9時,市長黃仲圖、議長彭清靠、苓雅區長林界、台電高雄辦事處主任李佛續、群眾領袖涂光明、范滄榕、曾豐明等7人,獲允上山談判,雙方坐定後,彭孟緝表示不可能接受「和平條款」,隨即拍桌怒斥暴徒荒謬,其士兵即以涂光明欲掏槍之由,將涂光明、范滄榕、曾豐明等3人逮捕,其餘4人則枯坐等待。彭孟緝隨即決定出兵平亂,中午12時出發,主要目標有二;一是市政府,另一則是火車站、第一中學。市府攻擊目標就是以市參議員為主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負責進攻市府是要塞司令守備大隊陳國儒部,由於市府樓上曾開槍,因此軍隊一到達就開始掃射及丟擲手榴彈攻擊,當場有五、六十名在市府的民眾喪命。當天晚上及隔天早上,士兵再攻擊躲在愛河及地下室的民眾,讓待在市府的民眾死傷慘重,其中待在市府的市參議員中,黃賜、許秋粽、王石定3人因走避不及當場中彈身亡,另有4位市參議員因參與「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被緝捕,此對高雄市參議會是一大衝擊。

二二八事件後,市參議會先搬至大智路,後又搬至中正、自強路口(舊高雄市議會斜對面,今日消防局所在),但此地僅能辦公,開會仍需至市府大樓,直到1966(民國55)年10月26日高雄市議會大樓興建完畢後,議會開會才不需至市府大樓。[37]但此地(前金)仍於當初總督府規劃的官署用地區域內,並未藉由新的市議會大樓,尋找出新的市政發展方向,而實際上,隨著高雄人口的增加,市區發展重心已逐步轉至前金、苓雅等區,但在市府未能有明確導引下,整體發展仍顯混亂。

20161106172829 64

15:戰後初期高雄市議會。高雄市議會原設於高雄市政府中,後遷至中正、自強路本址,1966年又遷至中正路(今高雄市教育局),圖中此建築已不存在。(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戰後高雄市因高雄港復甦及工業發展,人口繼續擴充,於1976(民國65)年人口衝破百萬,較30年前增加6.7倍,[38]並因此於1979年7月升格為院轄市。但高雄市無法透過都市計畫引導新市政中心之成立,故到直轄市成立時,行政中心仍舊位於鹽埕,並未更動。而這也使得興建於日治時期的高雄市政府不敷使用,1969(民國58)年7月1日增建後棟為三層樓,以因應業務之擴增,該工程至1970(民國59)年6月30日完工。[39]除此之外,市府後方空地更搭起許多臨時性建築,容納更多單位,但因建築簡陋,常發生危險,如原設於此之工務局檔案室即曾發生火災,使得檔案付之一炬,[40]也說明高雄市政府更新之必要性。

1979(民國68)年7月1日,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由行政院長孫運璿於上午10時在高雄市政府主持了高雄院轄市成立暨第一任市長就職典禮。他首先宣讀了高雄市改制令及佈達派任市長令,王玉雲正式就任高雄市第一任院轄市長,並從孫運璿院長手中接過印信。接著,市政府秘書長許水德率同各單位主管宣誓就職。當天民間自動組成的舞龍、舞獅、大鑼等遊藝隊,在市政府前廣場演出,鞭炮與鑼鼓齊鳴。晚間,舉行民族舞蹈晚會,並施放焰火,慶祝高雄市升格。[41]

高雄市升格後,其編制亦有所不同,根據行政院核定之「高雄市政府組織規程暨編制表」,市政府下設民政、財政、教育、建設、工務、社會、警察、衛生等8局;環境管理、地政、國民住宅、新聞、兵役、秘書、主計、人事等8處;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法規委員會、訴願審議委員會、都市計畫委員會等4個委員會。[42]

市府內部單位及人員增加,也造成原有市府不敷使用。1979年開始,陸續有許多單位移往他處辦公,留在市府內辦公者僅有教育局、民政局、社會局、財政局4局、新聞處、人事處、主計處、秘書處、兵役處5處、研考、法規2委員會。[43]對比編制的8局8處4委員會,幾有一半(4局3處2委員會)不在府內辦公,工務局、衛生局、地政處均移至高雄市文化中心一樓、建設局移至民生路總匯大樓、國宅處移至鹽埕區公所。這也使得新市政府更顯迫切。

新市府大樓擇址於四維三樓2號,於1981(民國70)年開始徵收土地,1983(民國72)年進行合署辦公大樓的規劃事宜,[44]1991(民國80)年市府各單位開始搬遷至新大樓,於1992(民國81)年1月18日正式啟用,當天由66人共同剪綵,象徵「六六大順」,[45]服務高雄市民53年的舊高雄市政府正式卸下重擔。

五、由高雄市政府到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1992-

1992年1月18日,高雄市政府正式搬遷至四維路大樓辦公,舊高雄市政府將做何用途,引起許多討論,早在1985(民國74)年5月,高雄市政府四維大樓工程正式發包,舊高雄市政府大樓下一步該如何使用,就開始引起重視及討論。1986(民國75)年蘇南成市長發表「建立高雄歷史博物館」之提示,主張以蠟像呈現高雄三百多年歷史。[46]

此指示由當時秘書長盧光普執行,邀集教育局等相關單位進行研商,並初步達成「前棟保留改建為歷史博物館、後棟拆除」的大原則。[47]蘇南成市長卸任後,繼任之吳敦義市長也遵循此原則推動。

1992年,市府委託林貴榮建築及都市規劃小組進行舊高雄市政府未來如何使用之規劃,除受委託單位本身之研究外,同時舉辦2次諮詢座談會,並透過市政廣播電台詢問市民,多半均主張前棟為博物館,後棟為商業性大樓,規劃單位原將市府對面之仁愛公園、地下街及立體停車場納入,並主張將立體停車場拆除改建為商業大樓,但不為市府接受,後規劃將前棟改建市政博物館,後棟拆除改為工商展覽中心及文化服務中心。[48]在其期末報告時,吳敦義市長明確指示將前棟保存改為市政博物館,後棟拆除,至於改建為何,則可再討論。[49]

1993(民國82)年3月,確定將舊高雄市政府規劃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1994(民國83)年教育局編列2億1千萬,委託林榮貴建築師事務所辦理進行整修的規劃與設計。後決定將舊高雄市政府分為三部分: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工商展覽中心及音樂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是由原高雄市政府前棟保留改建;工商展覽中心及音樂館則拆除原高雄市政府後棟興建。1997(民國86)年8月26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奉准成立,由教育局專門委員洪慶峰擔任籌備主任。[50] 1998(民國87)年12月25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正式開館,為台灣第一座由地方政府經營的歷史博物館,開館典禮是由當時的行政院長蕭萬長所主持。[51]該建築本體因深具歷史意義,於2003(民國92)年由高雄市政府公告為「高雄市歷史建築」。2004(民國93)年市政府文化局進一步指定公告為市定古蹟。[52]

    舊高雄市政府為何僅保留前棟,拆除後棟,主要原因是後棟被認為是戰後所加建,因此才遭拆除。規劃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的林榮貴建築師,曾指出「高雄市政府預定於八十一年初遷至四維新大樓,原市政大樓建築物為三層樓房,前棟建於日據時代,後棟建於陳老市長啟川,頗具歷史意義。」,[53]在期末報告時,主席高雄市長吳敦義亦裁示「原合署辦公大樓後棟係增建,并無必要保存」。[54]

根據訪談,將舊高雄市政府前棟保留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後棟拆除,是早在蘇南成時代就已做此規劃,當時主導者為秘書長盧光普,其概念也是前棟為日治所建,故要保留,而後棟為戰後增建。後吳敦義市長也認同此規劃,正式成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籌備小組」。[55]而實際上,後棟亦為日治時期所建,戰後是將原二樓建築增建為三層樓,但如今訪談,所有人均表示後棟為戰後所建,亦可看出歷史記憶之形成,也是今日歷史博物館與工商展覽中心、音樂館並存之主因。

    當初另一個要將高雄市政府後棟拆除,設置工商展覽中心及音樂館的主因,是希望能藉由工商展覽中心帶動沒落的鹽埕,但實際上,在市區重心逐漸轉至苓雅及左營後,利用市政府改建的工商展覽中心,並未發生太大功效,反而是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的主體建築,配合著愛河整治所帶動的文化觀光風潮,讓鹽埕慢慢復甦。

    愛河經過多年整治後,在新世紀逐步展現成效,2001(民國90)年首度舉辦元宵燈會,從此成為愛河每年的重頭戲,也代表愛河在澄清後,遊客重新回到此地,不僅河畔開始有不同的商家進駐,在愛河沿岸具有指標地位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更成為來此觀光的遊客必經之地。而近幾年來,高雄市歷史博物館的改變,均集中在外部的環境改善工程,而這些工程的主要目的,也是如何讓博物館與愛河景觀更加融合。

    除了愛河之外,另一個讓鹽埕急速改變的關鍵是駁二藝術特區的誕生,從2001年開始,一群文化藝術家組成駁二藝術發展協會,計畫將鹽埕區靠近高雄港的駁二倉庫區轉變為文創及展覽中心,經過多年努力後,駁二成為高雄最重要的文創展區,並在2006(民國95)年正式由市府文化局接管經營,[56]每逢星期假日,同樣帶來大批人潮,與愛河成為復興鹽埕的兩股主要力量。

    此次鹽埕的再興,與以往的產業型態完全不同,而是以文化觀光為主,並配合鹽埕的歷史文化,帶有懷舊復古的氣氛。高雄市在五都合併改制(2010年)後,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取代以往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成為高雄市歷史的整理、保存、詮釋者,與駁二藝術特區成為推動鹽埕復興的雙箭頭,也是遊客必到的「文化觀光重鎮」,如能對於高雄市歷史發展的整體論述更深入挖掘,或可藉此觀光人潮,成為介紹遊客深度認識高雄的入門館,成為高雄市的「文化重鎮」。

六、結論

本文回顧舊高雄市政府(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之變遷,也藉此觀察高雄市設市後之變化。高雄市於1924年設市,第一代高雄市役所設於哈瑪星湊町,亦即今日高雄市鼓山區鼓波街代天宮之位置,原為山下汽船株式會社單身宿舍。在此之前,1920年設立之高雄州,其行政機關高雄州廳也設於高雄市內,位於山下町之原打狗會館,亦即今日高雄市鼓山區鼓山一路、五福四路交叉口。由此可知,高雄州及高雄市成立時,其行政機關借用原有之建築,因此位於當時最重要之哈瑪星,亦即今日之鼓山區,但對於設市後快速發展的高雄市,如何藉由行政機構的興建來展現高雄市的新風貌,並擘劃新的高雄市藍圖,是日治時期主政者所關切之議題。

在此思考下,高雄市陸續頒布幾次的市區改正及都市計畫,行政機關逐漸轉往高雄川(今愛河)兩岸,以1931年新高雄州廳及1939年新高雄市役所為主軸,配合1940年的大橋,讓高雄川兩岸成為高雄市重要的行政辦公中心。此階段高雄市成為戰爭時期「工業化、南進化」的重要城市,不僅成立許多以軍需為主的重工業工廠,更在公共建築上,採用和洋融合的帝冠式建築,讓此時期的高雄市建築,具有與其他城市截然不同的風格,其中以1939年的高雄市役所及1941年的高雄驛(今高雄願景館)為代表,這也使得高雄市役所,不論在位置或建築風格上,均具有時代意義。

大戰結束,政權轉移至中華民國政府,行政區劃再度改變,高雄州已不復見,高雄市改隸台灣省管轄,原依規劃高雄市政府將設於高雄州廳,然因美軍轟炸,高雄州廳受到嚴重毀損,代表接收之高雄市長連謀決定將高雄市政府設於原高雄市役所,此一決定,讓高雄市政府在此位置上停留53年,直到1992年才搬遷至今日之四維大樓。

從高雄市政府在戰後維持原址長達47年(1945-1992)可知,戰後政府對於台灣城市走向缺乏想像及規劃,與日治時期藉由規劃及公共建設帶領城市發展截然不同。戰後高雄市的快速發展,在1976年即突破百萬人口,並於1979年7月升格為直轄市,高雄市政府所在的鹽埕早已非高雄市重心,這不僅使得市政府無法給予高雄市新的想像,也因為市府業務更為繁複,絕非1939年規劃之建築空間所能負荷,雖然在1969年將後棟兩層樓增建為三層樓建築,並在市府四周空地搭建許多房舍權充彌補空間不足之缺憾,但在升格後單位增加,空間更顯侷促,遂有近半單位在府外辦公,使得籌建新市府大樓有其必要性,1981年開始興建四維大樓,1992年落成啟用。

1992年的市府遷移,僅將市政府遷移至四維合署辦公大樓,同樣老舊的市議會仍在原處,並未藉此建立新的行政中心,並擘劃高雄市未來發展藍圖,不僅可惜,也可看出日治與戰後對於公共建築的不同觀念。

高雄市政府遷至四維大樓辦公後,原有之舊高雄市政府大樓將做何使用,從一開始即朝向「歷史博物館」之方向規劃,後來之規劃討論,多以「歷史博物館」需使用之空間為何?其他空間做何使用討論。後經規劃及討論,確立市府前棟保留、後棟拆除之決議,前棟即為今日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後棟拆除後,連同四周原有空間,興建音樂館及工商展覽中心。然此一決議中,後棟拆除之理由為其係戰後增建,實際上1939年興建時已有前後棟,但後棟僅有兩層樓,戰後所增建僅由兩層改為三層,這也使得今日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並未保持1939年興建之原貌,僅保存前棟。

之所以拆除後棟,主要是興建另兩棟新建築物:音樂館及工商展覽中心,尤其是工商展覽中心,市府希望藉由「商業」來振興鹽埕的公共建設,但事與願違,工商展覽中心成立後一直沒有出現人潮,音樂館也較少人使用,反而是在1998年正式開館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配合著2001年起愛河的重生,成為愛河沿線上的重要觀光據點,館外廣場的多次整修,更希望與愛河融為一體。而從2006年起,駁二藝術特區掀起文創風潮,也讓鹽埕的歷史文化受到注意,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更受到注目。由原高雄市政府延伸而來的三棟建築物,最後反而是歷史文化壓倒商業力量,也可看出台灣及高雄市產業的轉變。

2010年縣市合併後,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更取代高雄市歷史文獻會,成為高雄市歷史的整理保存及詮釋者,但就目前功能而言,文化觀光遠勝於其他。而實際上,這座歷史博物館不僅有豐富館藏,其本身就是許多歷史的見證,建築形式象徵著日治末期戰爭的影響,也經歷了戰後政權轉移、二二八事件的軍事鎮壓、升格直轄市的喜悅,如今轉化為一個訴說城市歷史故事的場域,在功能上可說是相當適切,但如何做好歷史蒐整,配合新時代的歷史表達,準確利用文化創意及觀光的潮流,傳達歷史教育功能,而非僅成為觀光區中遊客到此一遊的景點,將是這棟高雄市著名建築物的最大挑戰。

    綜觀舊高雄市政府的歷史發展,可看到圍繞在建築物本身的時代意義。不僅說明了日治時期,高雄市是在有系統的城市規劃下發展,城市重心逐步由哈瑪星轉移至鹽埕,且靠近愛河的鹽埕、前金區,也成為市政中心的聚集地。建築物本身的「帝冠式」樣式,更是戰爭時期「南進化」的最佳象徵,建築語彙與台灣其他建築有極大不同。戰後因原高雄州廳遭轟炸破壞,高雄市政府設於此地,使得高雄市的規劃性發展停止於鹽埕,這不僅讓鹽埕在戰後初期有一段繁華的時光,也讓高雄市政府在此一待47年,直到鹽埕風華不再,建築物本身也無法容納人數持續成長的公務人員,才被迫遷移至四維大樓,但也不復以公共建設帶動整體市政發展的雄心。

而高雄市政府遷移後的原址改建,有著濃厚帶動小區域(鹽埕)發展的企圖:一分為三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工商展覽中心、音樂館,僅有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留下原貌,工商展覽中心希望藉由商業力量重新打造鹽埕,但在愛河整治成功,帶動觀光人潮後,加上駁二的人潮,反而是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成為民眾青睞地點,也說明鹽埕已由商業轉型為觀光文化區域,但這個由市政中心轉變而成的歷史中心,會不會淹沒在觀光文化潮流中,是下一階段最值得觀察的地方。

(本文刊載於興大歷史學報第二十八期
 2014.6
頁93-124



七、參考書目

(一) 專書

1.中文

王御風,《高雄社會領導階層的變遷》,台北:玉山社,2013。

王御風,《鏡頭下的城市記憶》,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8。

金祥卿,《高雄市志卷七工務志》,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85。

施雅軒,《臺灣的行政區變遷》,臺北:遠足,2003。

洪招祥、許興順、李高木、郝建生、李漢明、陳韻琴、吳春富、吳岳璋、方聰士,《續修高雄市志政事志行政篇自治篇選舉篇》,高市:高市文獻會,1994。

許雪姬,《續修高雄市志卷八社會志  二二八事件篇》,高市:高市文獻會,1995。

陳震東,《高雄市人口變遷之研究》,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88。

傅朝卿,《台灣建築的式樣脈絡》,台北:五南,2013。

曾玉昆,《高雄市各區淵源發展》,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5。

黃士娟,《建築技術官僚與殖民地經營(1895-1922)》,台北:台北藝術大學、遠流,2012。

楊壬生,《重修高雄市志卷二民政志》,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0年。

趙性源、王世慶、劉楚楓、尹德民,《高雄市志民政篇卷上》,高市:高市文獻會,1959。

盧清武,《高屏古今史蹟》,臺中:光復雜誌社,1956。

2.日文

高雄市役所,《高雄市制十周年略誌》,高雄:高雄市役所,1934。

清水建設株式會社,《清水建設二百年》,東京:清水建設株式會社,2003。

(二)論文

1.期刊論文

王御風,〈高雄市議會大樓的故事〉,《高市文獻》,23:2(高市:高市文獻會,2010.6),頁164-166。

李毓勝,〈高雄市政府四維路辦公大樓八十一年一月十八日正式啟用〉,《高雄畫刊》,12:12。

張守真,〈哈瑪星:擁有很多「第一」的現代化新市街〉,《高市文獻》20:2,頁8-39。

曾玉昆,〈回顧高雄市政治重心的播遷與迎接新的市政服務台〉,《高雄畫刊》12卷12期(高市:高雄市政府新聞處,1991年12月),頁4。

2.論文集論文

邱麒麟主編,《高躍雄飛—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10週年特刊》,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1。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刊創刊號》,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1。

3.學位論文

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三)檔案及官方文書

〈高雄市廳舍新築費(指令第八二六號)〉,《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10717冊第2件,1936.12.1。

〈高雄市廳舍新營費ニ對シ州費補助認可指令案(指令第八○九○號)〉,《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10831冊第11件,1937.9.1。

黃仲圖,〈高雄市「二.二八」事變報告書〉,《臺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

《臺灣總督府府報》

《高雄市報》

(四)研究報告

林貴榮建築及都市規劃研究小組,《高雄市政府中正四路合署辦公大樓未來使用規劃研究報告》(高雄:高雄市政府,1992年6月,未出版)。

徐裕健建築師計畫主持,《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原高雄市役所)古蹟調查研究計畫報告書》(高雄:高雄市歷史博物館,2012年7月)。

葉振輝,《高雄市的歷史與文化—從打狗到高雄》(高市:高市研考會,2003年9月,未出版)。

(五)新聞(依時間先後編排)

〈市衙看牌出揭〉,《臺南新報》,1924.12.28,第9版。

〈高雄郡署閉式〉,《臺南新報》,1924.12.28,第9版。

〈高雄市役所開廳式〉,《臺灣日日新報》,1924.12.28,第4版。

〈高雄市役所新築  敷地已得圓滿解決〉,《臺灣日日新報》,1936.4.23,第4版。

〈高雄市新廳舍 工事將著手〉,《臺南新報》,1936.10.27,第8版。

〈高雄新市廳舍新建築〉,《臺南新報》,1936.10.31,第8版。

〈見事に竣工す  十六日盛大な落成祝賀會  高雄市役所新廳舍〉,《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1929.9.7,第5版。

〈高雄市役所落成式〉,《臺灣日日新報》,1939.9.17,第5版。

〈高雄市役所の  豪華な落成式  全島から來賓參列〉,《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1929.9.19,第5版。

〈連高雄市長  著任第一聲〉,《民報》,1945.11.13,第3版。

〈高市升格為院轄市  孫院長昨主持典禮〉,《聯合報》,1979.7.2,第1版。


* 本研究為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委託徐裕健建築師執行「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原高雄市役所)古蹟調查研究計畫」之歷史部分重新整理、刪補及撰寫而成。本文之完成特別感謝徐裕健建築師、徐裕健建築師辦公室同仁及佛光大學卓克華教授、康翔(謝榮祥)先生之協助及指正。本研究成果亦曾發表於2013年6月7日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舉辦之「第四屆區域史地暨應用史學學術研討會」,感謝當日與會者對本文之建議。

[1] 今日高雄市於2010年合併原高雄市及高雄縣,管轄區域與原高雄市有所不同,本文之論述,以2010年以前之高雄市為主,其行政區域與今日高雄市不同。

[2] 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頁126。

[3] 曾玉昆,〈回顧高雄市政治重心的播遷與迎接新的市政服務台〉,《高雄畫刊》12:12(1991.12),頁4。

[4] 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頁59-67。

[5] 張守真,〈哈瑪星:擁有很多「第一」的現代化新市街〉,《高市文獻》20:2(2007.6),頁8-39。

[6] 黃士娟,《建築技術官僚與殖民地經營(1895-1922)》(台北:台北藝術大學、遠流,2012)。

[7] 黃士娟,《建築技術官僚與殖民地經營(1895-1922)》,頁43。

[8] 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頁92。

[9] 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頁126。

[10]〈市衙看牌出揭〉,《臺南新報》,1924.12.28,第9版。

[11]〈高雄郡署閉式〉,《臺南新報》,1924.12.28,第9版。

[12]〈高雄市廳舍新營費ニ對シ州費補助認可指令案(指令第八○九○號)〉,《臺灣總督府檔案》。

[13]〈高雄市役所開廳式〉,《臺灣日日新報》,1924.12.28,第4版。

[14] 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頁92。

[15] 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頁115。

[16] 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頁126。

[17] 曾玉昆,〈回顧高雄市政治重心的播遷與迎接新的市政服務台〉,《高雄畫刊》12:12,頁5-6。

[18]〈見事に竣工す  十六日盛大な落成祝賀會  高雄市役所新廳舍〉,《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

1939.9.7,第5版。

[19]〈見事に竣工す  十六日盛大な落成祝賀會  高雄市役所新廳舍〉,《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

1939.9.7,第5版。

[20]〈高雄市役所新築  敷地已得圓滿解決〉,《臺灣日日新報》,1936.4.23,第4版。

[21]〈見事に竣工す  十六日盛大な落成祝賀會  高雄市役所新廳舍〉,《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1939.9.7,第5版。

[22]〈高雄市廳舍新營費ニ對シ州費補助認可指令案(指令第八○九○號)〉,《臺灣總督府檔案》。

[23]〈高雄景勝の地に 新市廳舍起工式〉,《臺南新報》,1937.1.5,第2版。

[24]〈見事に竣工す  十六日盛大な落成祝賀會  高雄市役所新廳舍〉,《大阪朝日新聞台灣版》,1939.9.7,第5版。

[25]〈高雄市役所落成式〉,《臺灣日日新報》,1939.9.17,第5版。

[26] 傅朝卿,《台灣建築的式樣脈絡》(台北:五南,2013年),頁34-92。

[27] 王御風,《高雄社會領導階層的變遷》(台北:玉山社,2013年),頁166-181。

[28] 傅朝卿,《台灣建築的式樣脈絡》,頁71-72。

[29] 清水建設株式會社,《清水建設二百年》(東京:清水建設株式會社,2003年),頁174-187。

[30] 徐裕健建築師主持,《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原高雄市役所)古蹟調查研究計畫》。

[31] 趙性源、王世慶、劉楚楓、尹德民,《高雄市志民政篇卷中》(高市:高市文獻會,1960),頁2。

[32]〈連高雄市長  著任第一聲〉,《民報》,1945.11.13,第3版。

[33] 曾玉昆,〈回顧高雄市政治重心的播遷與迎接新的市政服務台〉,《高雄畫刊》12:12,頁6-7。

[34] 盧清武,《高屏古今史蹟》(台中:光復雜誌社,1956),頁129-130。

[35] 黃仲圖,〈高雄市「二.二八」事變報告書〉,《臺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台北:人間,1993),頁490。

[36] 黃仲圖,〈高雄市「二.二八」事變報告書〉,《臺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頁490。

[37] 王御風,〈高雄市議會大樓的故事〉,《高市文獻》23:2(高市:高市文獻會,2010.6),頁164-166。

[38] 陳震東,《高雄市人口變遷之研究》(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88),頁23。

[39] 金祥卿,《高雄市志卷七工務志》(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85),頁82。

[40]〈鄞明照、劉淑君訪談紀錄〉。

[41]〈高市升格為院轄市  孫院長昨主持典禮〉,《聯合報》,1979.7.2,第1版。

[42] 洪招祥、許興順、李高木、郝建生、李漢明、陳韻琴、吳春富、吳岳璋、方聰士,《續修高雄市志政事志行政篇自治篇選舉篇》(高市:高市文獻會,1994.3),頁10。

[43]〈鄞明照、劉淑君訪談紀錄〉。

[44] 曾玉昆,〈回顧高雄市政治重心的播遷與迎接新的市政服務台〉,《高雄畫刊》12:12期,頁7。

[45] 李毓勝,〈高雄市政府四維路辦公大樓八十一年一月十八日正式啟用〉,《高雄畫刊》12:12期,頁5。

[46] 張林森,〈本館大事記〉,《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刊創刊號》(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1),頁60。

[47]〈高雄市政府參議朱文明訪談〉。

[48] 林貴榮建築及都市規劃研究小組,《高雄市政府中正四路合署辦公大樓未來使用規劃研究報告》(高雄:高雄市政府,1992.6)。

[49]〈高雄市政府中正四路合署辦公大樓未來使用規劃研究報告期末簡報紀錄〉,《高雄市政府中正四路合署辦公大樓未來使用規劃研究報告》(高雄:高雄市政府,1992.6)。

[50] 張林森,〈本館大事記〉,《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刊創刊號》,頁60。

[51]〈高雄市歷史博物館昨開館〉,《聯合報》,1978.10.26,第14版。

[52] 〈回首來時路—由市役所、市政府到博物館〉,《高躍雄飛—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10週年特刊》,頁47。

[53] 林貴榮,〈如何塑造擁有市民的城市—高雄中正四路市政府未來規劃諮詢說明〉,《高雄市政府中正四路合署辦公大樓未來使用規劃研究報告》(高雄:高雄市政府,1992.6)。

[54]〈高雄市政府中正四路合署辦公大樓未來使用規劃研究報告期末簡報紀錄〉,《高雄市政府中正四路合署辦公大樓未來使用規劃研究報告》(高雄:高雄市政府,1992.6)。

[55]〈高雄市政府參議朱文明訪談〉,2011.11.8。

[56]〈關於駁二〉,http://pier-2.khcc.gov.tw/content/about/about01.aspx,閱覽時間:2014.6.30。

本文作者:王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