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智慧結晶:「做水色」

養魚先做水,是台灣養殖業界普遍的常識,但是「做水」是什麼?做水就是「做水色」的簡稱,什麼是「做水色」?

概言之,魚塭的水養殖出微細飼料生物,讓放入魚塭的魚苗、蝦苗可以在初期馴化的過程攝食,微細飼料生物包含浮游動植物、原生動物和細菌,其中藻類維持可穩定水質、增加溶氧量,由於藻類在池裡長成後會含有濁度呈現不同顏色,因此就將這個養殖基礎工作稱為「做水色」。

水中生長的浮游藻類是一種懸浮在水中的小型微細藻,常見的有藍綠藻、綠藻、矽藻等,不同藻類在水中的呈色各有不同,一般綠藻和藍綠藻會產生綠色,可能由淡綠到深綠、墨綠、藍綠等色,矽藻則會產生褐色,尚有一些在水質惡化的時候才會生長出來,如紅色、紅棕色。因此,可由藻類生長的顏色及狀況判定水質,這就是「水色」重要的原因。

「做水色」養藻水是為了水體的溶氧量,但藻類的生長控制必須在一定的範圍內,避免造成塭內養殖物適應不良,如藻類數量過多,在夜間會因消耗水中氧氣造成溶氧量過低;藻類少、水色過清,則遮蔽不足,食物鏈的生產者少,浮游生物少,魚就長得不好,水色過於清澈,陽光直射達池底,會在池底長附著性藻類,當太大量時,會讓水色更清。溶氧量過低將會造成水中養殖物因氧氣不足,嚴重時可能會造成泛池,導致養殖物大量死亡。當藻類大量死亡(倒藻)時,更容易造成池內水質不穩定,造成養殖物緊迫現象,加上大量死亡藻類造成的水質惡化,常是養殖物的病害原因,因此養殖過程必須將藻類維持在平衡的狀態,也就是保持水色。

水池內的藻類需要營養才能生長得好,除了添加的有機肥製造藻類的營養源外,塭內也會有其它的營養來源,包括養殖物未食用完的餌料以及排遺糞、塭底土壤中原有的有機底泥及礦物質,其中有機物可稱為廣義的有機肥,還有魚塭換水時隨新水體補充進來,上述所說通常是指營養鹽成分,營養鹽大多沉積在塭底泥土中,受到細菌分解慢慢析出。近年來,許多養殖業者紛紛轉向添加不同種類的菌類進行水色的養成,有些更利用特定菌種加速分解池底殘餌與排遺,成為藻類可利用的營養鹽類來穩定水色,這種作法除有效減少有機廢物的累積,還可以維持水體平衡,達到「養魚先養水,養水先養土」的概念。

20161106172912 66
▲潑灑熟石灰水平衡酸鹼值(圖片來源:林伊辰攝)

但是肉眼觀察水色很容易因光的折射及天候等外在條件影響而降低精準度,因此有越來越多的漁友改以試劑進行水質檢測,並佐以各式各樣的菌種來穩定水質的營養及成分,我們期許這樣數值化經驗的方式能夠持續,為台灣的養殖漁業奠下更精準、更扎實的工夫。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蔣忠益∣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張朴性∣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暨研究所

延伸閱讀

水產養殖:水產種苗的生產

本文作者:林伊辰、鄭力軒